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正仲见访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永日无车马,闲坊有竹邻。
雨中乌帽至,门外绿苔新。
不杀鸡为具,堪题凤向人。
山公识墨在,知我旧来贫。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漫长的一天没有车马的喧嚣,闲适的街坊中有竹林作邻。
雨中,我戴着黑色的帽子走来,门外的青苔新鲜而湿润。
不准备杀鸡做菜,倒是可以题写字句给来访的朋友。
山公知道我的墨迹,明白我一直以来的贫困。
注释:
- 吴正仲:指的是吴正仲,可能是梅尧臣的朋友,此诗写作时的对象。
- 永日:指漫长的白天。
- 车马:指繁忙的交通,象征喧闹的生活。
- 闲坊:安静的街坊。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可能是雨天的防护。
- 绿苔新:刚刚被雨水滋润的青苔,象征清新。
- 不杀鸡为具:不准备宰杀鸡来招待客人。
- 堪题凤向人:可以写字给来访的人,凤在此可能指代高雅的文人。
- 山公:可能指代老朋友,通指文人雅士。
- 识墨在:知晓我的书法技艺。
- 旧来贫:表示自己一直以来的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南宋诗人,擅长诗歌与散文,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清新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相遇时,恰逢日暮,透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淡然与自省。在那种物质匮乏的状态下,诗人仍然保持着对友谊与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通过“永日无车马,闲坊有竹邻”的对比,突显了生活的闲适。这种闲适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状态的反映。
接着,诗人用“雨中乌帽至”描绘了一个朴素而真实的场景,黑色的帽子在雨中显得更加真实,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包容与接受。门外的“绿苔新”则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希望,尽管生活贫困,但自然的美好依然存在。
最后,诗人以“不杀鸡为具,堪题凤向人”表达了自己的困境与对友人的诚意,尽管没有丰盛的食物招待,但仍愿意以文会友,传递情谊。最后一句“山公识墨在,知我旧来贫”更是道出诗人对自己贫寒生活的自知与自嘲,显示出他对朋友的坦诚与信任。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风格,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文学的追求,体现了梅尧臣特有的文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永日无车马:漫长的一天,没有车马的喧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闲坊有竹邻:安静的街坊中,竹林为邻,进一步强调了宁静的生活环境。
- 雨中乌帽至:在雨中,诗人带着黑色的帽子来到,增加了生活的真实感。
- 门外绿苔新:描写了雨水滋润过的青苔,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美好。
- 不杀鸡为具:没有准备丰盛的食物,反映了诗人的贫困与朴素。
- 堪题凤向人:可以写字给来访的人,表明了诗人以文会友的态度。
- 山公识墨在:朋友了解诗人的书法技艺,表明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可。
- 知我旧来贫:朋友明白自己的困境,流露出诗人的自知之明与坦诚。
修辞手法:
- 对比:诗歌开头通过“永日无车马”与“闲坊有竹邻”的对比,强调了宁静与喧嚣的差异。
- 意象:雨、黑帽、青苔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朴素而自然的氛围。
- 拟人:将“绿苔新”赋予生命的特性,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与对友谊的珍视。虽然生活贫困,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马:象征喧嚣与忙碌,反映了现代生活的繁忙。
- 竹邻:象征清雅与宁静,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乌帽:黑色帽子象征朴素与低调的生活态度。
- 绿苔:象征生命与希望,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有生机。
- 凤:象征高雅的文化与文人气质,体现诗人对文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永日无车马”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繁忙
- B. 宁静
- C. 贫穷
- D. 悲伤
-
“山公识墨在”中的“山公”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诗人
- C. 亲戚
- D. 陌生人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贫困与文人情怀
- C. 友谊的重要性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梅尧臣的作品均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显沉重与悲怆,而梅尧臣则显得清新与淡然。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