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伯秋》

时间: 2025-01-06 05:16:09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

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

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

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伯秋 王灼 〔宋代〕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传来了好消息,朝廷的命令延缓了征税。疲惫的民俗现在应该恢复,许多公众事务都是如此。谁能像卓茂那样公正,我也害怕阎罗王的审判。培养德行没有其他事情,流逝的时光就像逝去的波涛。

注释: 字词注释:

  • 刍荛: 指草野之人,这里指民间。
  • 吉语: 好消息。
  • 诏旨: 皇帝的命令。
  • 追科: 征收赋税。
  • 疲俗: 疲惫的民俗。
  • 诸公: 指公众事务。
  • 齐卓茂: 指像卓茂那样公正无私的人。卓茂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清官。
  • 怖阎罗: 害怕阎罗王的审判。
  • 种德: 培养德行。
  • 流光: 流逝的时光。
  • 逝波: 逝去的波涛,比喻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齐卓茂: 卓茂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清官,以廉洁公正著称。这里用卓茂的形象来表达对公正无私的向往。
  • 怖阎罗: 阎罗王是佛教中的地狱之王,负责审判死者的善恶。这里用阎罗王的形象来表达对道德审判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听到朝廷延缓征税的消息后,对社会恢复和公众事务的期待,以及对个人德行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政策的期待和对个人德行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恢复和道德建设的关注。诗中“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策的积极评价,认为这有助于疲惫的民俗恢复。而“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则体现了作者对公正无私的向往和对道德审判的敬畏。最后两句“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强调了培养德行的重要性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 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策的积极评价,认为延缓征税是好消息,有助于民俗恢复。
  • “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 期待疲惫的民俗能够恢复,公众事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 “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 表达了对公正无私的向往和对道德审判的敬畏。
  • “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强调了培养德行的重要性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流光付逝波”用逝去的波涛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和“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都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恢复和道德建设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刍荛: 指草野之人,象征民间。
  • 吉语: 好消息,象征希望。
  • 诏旨: 皇帝的命令,象征权威。
  • 追科: 征收赋税,象征负担。
  • 疲俗: 疲惫的民俗,象征困境。
  • 诸公: 公众事务,象征责任。
  • 齐卓茂: 公正无私,象征理想。
  • 怖阎罗: 道德审判,象征敬畏。
  • 种德: 培养德行,象征修养。
  • 流光: 流逝的时光,象征时间。
  • 逝波: 逝去的波涛,象征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刍荛传吉语”中的“刍荛”指的是什么? A. 草野之人 B. 好消息 C. 皇帝的命令
  2. 诗中“谁能齐卓茂”中的“卓茂”是指谁? A. 东汉时期的著名清官 B. 阎罗王 C. 皇帝
  3. 诗中“种德无馀事”中的“种德”指的是什么? A. 培养德行 B. 征收赋税 C. 流逝的时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诗词对比:

  • 王灼的《答伯秋》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 王灼的《答伯秋》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收录了王灼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 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