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三 送八舅朝请》
时间: 2025-01-01 16:21: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
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
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
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
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
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馀响落尊前。
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白话文翻译:
江海浩渺千里,漂浮不定令人叹息流年匆匆。
轻松骑马而过,兴致勃勃却又悠然自得。
十年的悲欢如同梦一般,拍掌惊呼相互交谈,往事如烟已尽散。
这样的相聚实在难得,这醉意间不忍离去。
酒还没喝完,谁轻易地发出,离弦的箭。
我的歌声未尽朋友已走,明天再见于山川之间。
空有高耸的城楼和危险的栏杆,缥缈的歌声在席间清唱,余音在酒杯前飘荡。
细雨之后,黄花盛开,飞雁点缀在遥远的天空。
注释:
- 江海渺千里:形容江海的辽阔,令人感慨时间的流逝。
- 飘荡叹流年:指在时间的流逝中,心中感到惆怅。
- 十载悲欢如梦:十年来的悲伤与快乐都像梦一样虚幻。
- 抚掌惊呼相语:拍手惊呼,互相说话,表现出兴奋与感慨。
- 空有高城危槛:高耸的城楼和危险的栏杆,象征着远离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1137),字子美,号香山,江苏长洲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清新、婉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自然和社会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水调歌头 其三 送八舅朝请》创作于作者为朋友送别之际,表现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三 送八舅朝请》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人生感慨的深切表达。开篇以“江海渺千里”引入,展现了大自然的浩瀚,暗示着人生旅途的漫长和无常。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寄托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旧日时光的追忆。
在“十载悲欢如梦”中,诗人将十年间的喜怒哀乐比作梦境,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相聚的时光虽短,但在此刻的欢愉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幸福。在“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一句中,酒未尽而友人已去,突显了别离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如“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人生的孤独和对未来的希望。结尾的“余响落尊前”更是将饮酒作乐的氛围与离别的忧伤融为一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海渺千里:广阔的江海象征人生的长途旅程。
- 飘荡叹流年:流年如水,令人感到无奈与叹息。
- 等闲匹马相过:骑马而过,表现随意与洒脱。
- 乘兴却翛然:心情愉快,神态悠然自得。
- 十载悲欢如梦: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一切都像梦境般虚幻。
- 抚掌惊呼相语:欢聚时彼此的热情交流。
- 往事尽飞烟:往事如烟,已不复存在。
- 此会真难偶:这样的相聚非常难得。
- 此醉且留连:在醉意中不舍得离去。
- 酒方半:酒还未喝完,暗示离别的急迫。
- 我歌未阕公去:我还未歌唱完,朋友已走。
- 明日复山川:明天再见于山川之间。
- 空有高城危槛:高耸的城楼象征孤独。
- 缥缈当筵清唱:在席间唱歌,音响飘渺。
- 馀响落尊前:余音缭绕在酒杯前。
- 细雨黄花后:细雨过后,黄花盛开。
- 飞雁点遥天:飞雁在远空中点缀,象征自由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增强了感慨的深度。
- 拟人:将往事描述为“飞烟”,让人有种抓不住的感觉。
- 对仗:如“空有高城危槛”,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视友情,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海:象征辽阔的人生旅程和无尽的时间。
- 酒:代表欢聚与友谊,也是人生的享受。
- 飞雁:象征自由与远方,也暗示离别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载悲欢如梦”是指什么?
- A. 友谊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景色
-
填空题:诗中“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表达了诗人对_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人在描述送别的情景时,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对/错)
答案:
- B
- 离别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是以送别为题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描绘送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诗词对比:
- 叶梦得 vs. 苏轼:两者均以送别为主题,但叶梦得更显细腻,苏轼则更具豪放的气质。叶梦得的诗中更多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苏轼则强调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叶梦得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