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显焕明霞》

时间: 2025-01-04 07:15:25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

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

大帝起。

玉女金童遍侍。

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

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

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奇更异。

非我君,何闻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奴娇·显焕明霞
作者: 巫山神女 〔宋代〕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
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
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
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
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
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
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
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明亮的霞光照耀,万丈的祥云高高悬挂。望向远方,那位仙官的衣带轻轻飘动,仿佛要走下临香的台阶。玉制的神兽在高空中齐齐燃烧,气势如龙,令人振奋。大帝降临,玉女和金童们都恭敬地侍奉他。奉命宣告,深感诸仙的厚爱。返回奏谢,感激得连连叩首,行礼如仪。奏完乐曲回到宫中,云霞依旧密布,奇特而又不同寻常。若不是我的君主,怎会耳闻此事?

注释

  • 显焕明霞:形容光辉灿烂的霞光。
  • 万丈祥云:形容高高的祥云,气势磅礴。
  • 仙官:指神仙中地位较高的神职人员。
  • 曳曳临香砌:形容衣带轻盈飘动,走向香气四溢的台阶。
  • 玉兽:用玉石雕刻的神兽,象征神圣与美好。
  • 高穹盘龙势:形容在高空中盘旋的龙,象征权力与气势。
  • 奉敕宣言:奉命宣告,表示对上位者的尊敬与服从。
  • 顿首皆躬袂:形容对神灵的恭敬,深深鞠躬行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巫山神女,宋代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为题材,风格唯美而富有幻想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词可能是在某次祭祀或庆典活动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惜奴娇·显焕明霞》用绚丽的意象和流畅的词句,塑造了一个宏伟而神秘的仙境场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美的独特理解。全词以“显焕明霞”开篇,直接引入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通过“万丈祥云”与“玉兽齐焚”等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界。

词中对“玉女金童”的描写,体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崇敬,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则彰显出一种对神灵恩赐的感恩之情,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理想。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词在美的享受中又增添了一层温暖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天空景象,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
  • 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仙官的优雅形象,增添了神秘感。
  • 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象征着权威与神秘力量,表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景。
  • 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表现出对权力的尊敬与对神灵的崇拜。
  • 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传达了对神灵恩赐的感激之情。
  • 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展现了对神灵的敬意和礼节。
  • 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表现出神秘的氛围与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 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结尾留白,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了诗词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兽齐焚”,通过比喻强调神秘与美丽。
  • 拟人:如“曳曳临香砌”,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动的表现。
  • 对仗:词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感激,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霞:象征光明与希望。
  • 祥云:代表吉祥与神圣。
  • 仙官:象征高贵与超凡。
  • 玉兽:表示神秘与美丽。
  • 金童玉女:象征纯洁与灵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显焕明霞”指的是什么?
    A. 夜空的星星
    B. 太阳的光辉
    C. 清晨的雾气
    D. 灿烂的霞光

  2. “奉敕宣言”中的“敕”字是什么意思?
    A. 命令
    B. 感谢
    C. 询问
    D. 祝福

  3.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感激
    C. 忧伤
    D. 怒火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惜奴娇·显焕明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而巫山神女的词则更加侧重于表现神秘的仙境与对神灵的崇敬。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