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随骐骥过幽州,
䠥尘中赋倦游。
不惯扫门称上客,
只堪长揖谢通侯。
一年羁旅生离恨,
千里风烟上敝裘。
幸有故山茅屋在,
萧然长啸海天秋。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跟随骏马经过幽州,
在尘土飞扬的旅途上感到厌倦。
不习惯轻易被称为上宾,
我只愿长揖谢通侯。
一年在外漂泊生离的怨恨,
千里之外风烟迷蒙我的旧裘。
庆幸有故乡的茅屋在,
我在这个萧瑟的秋天长啸海天。
注释:
- 骐骥:指的是一种优秀的马,象征着优秀的旅行伴侣。
- 幽州:古地名,今河北一带,寓意远道而行。
- 䠥尘:指的是在尘土中,形容道路的艰辛。
- 通侯:指的是可以通达的贵人或朋友,表示对旧友的尊重。
- 羁旅:指在外漂泊的生活。
- 敝裘:指的是破旧的皮衣,象征着生活的困窘。
- 茅屋:指的是简陋的房屋,代表故乡的温暖和朴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斯洺,清代诗人,个性洒脱,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色,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诗人漂泊他乡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表达了离别的苦涩与对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忆旧游》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孤独与疲惫,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偶随骐骥过幽州”便点明了诗人的漂泊状态,骐骥象征着高贵与迅速,但在尘土飞扬的旅途中,这种高贵却显得苍白无力。诗人对游历的厌倦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不满,尤其是“不惯扫门称上客”,更显得诗人对浮华的厌倦与对真诚友谊的渴望。
在后面的“羁旅生离恨”中,诗人用“离恨”二字道出了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的苦楚,千里之外的风烟似乎遮蔽了他的心情,而“幸有故山茅屋在”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丝慰藉。故乡的茅屋成为了他精神的寄托,尽管生活简陋,却是他心灵的归宿。最后的“萧然长啸海天秋”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哲思与对真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随骐骥过幽州:偶然跟随骏马经过幽州,描绘了旅途的场景,体现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
- 䠥尘中赋倦游: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感到厌倦,表达了对旅途疲惫的直接感受。
- 不惯扫门称上客:不习惯被称为高贵的客人,强调诗人对名利的淡漠。
- 只堪长揖谢通侯:愿意向旧友长揖致敬,显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 一年羁旅生离恨:在外漂泊的一年生出离愁,直接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千里风烟上敝裘:千里的风烟笼罩着破旧的衣裳,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 幸有故山茅屋在:庆幸有故乡的茅屋,体现了对故乡的依恋。
- 萧然长啸海天秋:在秋天的自然中长啸,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骐骥”比喻旅途的高贵与理想。
- 对仗:如“生离恨”“上敝裘”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茅屋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归属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及对真诚友谊的珍视,展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骐骥: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幽州:代表着旅途的艰辛与远离。
- 敝裘:象征着生活的困窘与现实的无奈。
- 茅屋:代表着心灵的归宿与故乡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骐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平凡 B. 高贵 C. 贫穷
- “羁旅”指的是什么? A. 回家 B. 漂泊 C. 旅行
- 诗中提到的“茅屋”象征了什么? A. 富贵 B. 归属 C.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吴斯洺《忆旧游》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吴斯洺更侧重于孤独的旅途体验,而杜甫则更关注家庭的团圆与牵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