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06 13:02:13

腻玉染深红,艳丽难常好。

已是人间祓禊时,花亦随春老。

唤起曲生来,醉赏惟宜早。

此去阴晴十日间,点点沾芳草。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卜算子

作者: 王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腻玉染深红,艳丽难常好。
已是人间祓禊时,花亦随春老。
唤起曲生来,醉赏惟宜早。
此去阴晴十日间,点点沾芳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朵的美丽和短暂。腻玉般的深红色,艳丽得让人难以长久保持。此刻正是人间祓禊的时节,花朵也随着春天的老去而凋谢。唤醒曲调,来享受这醉人的美景,应该趁早。接下来的十天里,阴晴变化,只有点点的芳草依然留存。

注释:

  • 腻玉:指一种如玉般光滑的东西,这里形容花朵的颜色。
  • 艳丽:形容色彩鲜艳、美丽。
  • 人间祓禊时:指春天的节日,通常与洗净和祈求安康有关。
  • 曲生:指歌声。
  • 沾芳草:形容春天的草木被花香所沾染。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炎,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色和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节日所作,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结合了诗的意境,展现了王炎对春天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前两句以“腻玉染深红”描绘了春花的艳丽,意象鲜明,生动形象。诗中提到的“艳丽难常好”,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暗示着春天虽美,却终究会消逝,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句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第三句“唤起曲生来”,不仅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表达了享受当下的态度。诗人在此时此刻希望人们能够尽早沉醉于春的美好中,享受生命的乐趣。最后一句“此去阴晴十日间,点点沾芳草”,则通过变化的天气和草木的留存,强调了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一种无奈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腻玉染深红:描绘了花朵艳丽的色彩,令人联想到春天的活力。
    • 艳丽难常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 已是人间祓禊时:指出时节,春天是一个洗净和祈福的时刻。
    • 花亦随春老:花朵随着春天的结束而凋谢,暗示生命的无常。
    • 唤起曲生来:希望人们在此时享受音乐和美景。
    • 醉赏惟宜早:提醒人们要抓住机会,及早享受春光。
    • 此去阴晴十日间:强调春天的变化和短暂。
    • 点点沾芳草:留存的芳草象征着春天的延续与生命的坚韧。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腻玉”比喻花的艳丽,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花草以生命,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展开,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以及享受当下、珍惜时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腻玉:象征着美丽和珍贵。
  • 深红:传达出春天的热烈和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青春、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芳草: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花朵的颜色? A. 腻玉染深红
    B. 此去阴晴十日间
    C. 唤起曲生来

  2. 诗中提到的“人间祓禊时”指的是什么季节?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3. “醉赏惟宜早”意指什么? A. 享受春天要趁早
    B. 不要浪费时间
    C. 春天来的时候要喝酒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王炎更多地强调了短暂与珍惜,而李清照则较多地描绘了个人情感与生命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