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外有人家,家在花深处。
明月纤纤上小楼,不定今宵去。
去了不相逢,归却仍无绪。
未审来宵月上楼,能否重相遇。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有一家人,他们的家藏在花丛深处。
明月轻轻照耀着小楼,不知道今晚是否会去那里。
若是去了却不相逢,归来的时候依然心绪不宁。
不知明晚月光照耀小楼,是否能够再次相遇。
注释:
- 水外:水边,指水域的旁边。
- 有人家:有一个人家,表明有居住者。
- 明月纤纤:形容月亮清澈明亮,纤细柔和。
- 不定:不确定,不知道。
- 相逢:相见,见面。
- 绪:情绪,心情。
- 未审:不知,未曾知道。
典故解析:
本诗中虽无直接的典故,但“月”作为诗歌意象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表达思念、孤独的情感。月亮也常被视为思念的寄托,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曾以月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青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重逢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卜算子·惆怅词四首 其一》通过对水边人家、明月小楼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诗人以此引入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之情。诗中的“水外有人家,家在花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生活氛围,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的渴望。明月的“纤纤”形象,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透出一丝温柔与清冷。
“去了不相逢,归却仍无绪”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离开后未能再见、回归后心中却依旧无所适从,情感的纠结令人心痛。最后一句“未审来宵月上楼,能否重相遇”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既是对过往的留恋,也是一种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在这种惆怅与期待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结合,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外有人家,家在花深处:描绘一个宁静的水边居所,暗示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
- 明月纤纤上小楼,不定今宵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小楼,诗人思考今晚是否要去看望。
- 去了不相逢,归却仍无绪:表达了见面无缘的遗憾,归来时又感到无所适从。
- 未审来宵月上楼,能否重相遇: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带着不确定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情感的寄托,展现思念之情。
- 拟人:将月光描绘得如同柔美的女子,增加诗歌的情感色彩。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思念、孤独与对重逢的期待展开,情感深邃而复杂,反映了人们内心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宁静、流动的时光。
- 月:象征思念、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花:象征美好与温馨,但也可能暗含离别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明月纤纤”形容的是哪个事物?
A. 花
B. 月亮
C. 楼阁
D. 水 -
诗人对重逢的期待用哪个词表达?
A. 不定
B. 相逢
C. 归
D. 去 -
“去了不相逢,归却仍无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为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月夜为背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但前者更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引入情感的复杂性,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