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棱棱画屧墙,窄窄湘裙衩。
一寸秋波不耐娇,弹泪鞦韆下。
锦字十三行,半摺笺新砑。
鹦鹉无情也解愁,学说相思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娇羞与哀愁。她的鞋子在墙边显得棱角分明,湘裙的裙摆窄小而别致。她那一寸秋波(眼波)难以忍受娇羞的感受,泪珠在秋千下弹起,满是哀怨。纸上写下十三行锦字,半折的信笺上留有新抹的墨迹。连鹦鹉这样无情的鸟儿也懂得她的愁苦,它们学着说出相思之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棱棱:形容鞋子的棱角分明。
- 画屧:指的是装饰性的鞋子,通常是女子的鞋子。
- 湘裙:湘指湘江,形容裙子柔美的风格。
- 秋波:形容眼波流转,意指美丽的眼神。
- 弹泪:形容泪水如同秋千一样轻轻荡起。
- 锦字:精美的文字,通常用来形容情书。
- 鹦鹉:指代一种鸟,象征着无情却会模仿人类语言。
典故解析:
- 秋波: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神,具有妩媚的意味,常见于古诗词中。
- 诗中提到的“鹦鹉”则常用于表达情感的传递和理解,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擅长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在清代,女性的地位逐渐有所提高,然而她们的情感仍然受到压抑。杨芳灿通过诗词表达了女性在情感上的困扰与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忽视与误解。
诗歌鉴赏: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愁苦情怀,开篇通过“棱棱画屧墙,窄窄湘裙衩”展现了女性的娇媚与柔弱,鞋与裙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她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不安。接着“一寸秋波不耐娇,弹泪鞦韆下”则进一步揭示了她的情感状态,眼波如水,流露出深深的忧愁与无奈,泪水在秋千上轻轻荡起,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烦恼与无助。
“锦字十三行,半摺笺新砑”描绘了女子写信的情景,锦字象征着美好而深情的文字,折叠的信笺则意味着她的心境复杂。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她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一句“鹦鹉无情也解愁,学说相思话”则将情感升华,鹦鹉象征着无情,却也能理解她的愁苦,反映出即使是不懂情感的生物也能感知爱情的苦涩。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棱棱画屧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鞋子,传达了她的精致与独立。
- 窄窄湘裙衩:暗示她的身姿轻盈,裙子如同她的心情一般,显得柔美却又有些压抑。
- 一寸秋波不耐娇:眼波流转,情感暗涌,难以自已。
- 弹泪鞦韆下:泪水如秋千般轻盈,这种比喻生动地传达了她的情感状态。
- 锦字十三行:字数为十三行,暗示她的情感丰富且细腻。
- 半摺笺新砑:信笺上的墨迹尚新,表明她刚写下情感,渴望倾诉。
- 鹦鹉无情也解愁:鹦鹉虽然无情,但却能理解她的痛苦,象征着对情感的无奈与孤独。
- 学说相思话:表达了她希望有情人能理解她的思念。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秋波”比喻眼神,增强了情感的描绘。
- 拟人:鹦鹉被赋予了理解情感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棱棱画屧”与“窄窄湘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所经历的愁苦与渴望,反映了对爱情深切的期盼,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表现出女性情感的复杂与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屧: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柔韧。
- 湘裙:代表女性的传统美与文化内涵。
- 秋波: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 鹦鹉:虽无情,却能传递情感,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秋波”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波浪
B. 女子的眼神
C. 秋天的风景
D. 水波的声音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柔韧? A. 鞋子
B. 秋千
C. 信笺
D. 鹦鹉 -
诗中提到的“锦字”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深情的文字
C. 对未来的期盼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杨芳灿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女性的情感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描绘内心的复杂情绪,而后者则带有更多的抒情与哲理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的柔韧与坚强,但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各有不同,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显得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读》
- 《中国古典文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