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周提刑》
时间: 2025-01-04 11:2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试於闲处寻闲境,松竹无言绿满秋。
方外每烦勤下谕,山隅何幸偶来游。
一帘芳草庭前长,千载遗书圯上求。
得请南还乐居此,清谈深感圣恩优。
白话文翻译:
在闲适的地方寻觅闲适的境界,松树和竹子默默无言,秋色满眼。
每次在方外的生活中都感到烦恼,今天偶然来到山边游玩,觉得十分幸运。
庭前的芳草长得茂盛,千年以来留存的书籍在圯上寻觅。
希望能够请假南归,在这里安享乐居,清谈之中深感圣恩的优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试於": 在……中尝试。
- "闲处": 悠闲的地方。
- "闲境": 悠闲的境界。
- "方外": 指超脱世俗的地方。
- "烦勤": 忙碌烦恼。
- "山隅": 山的角落。
- "芳草": 香草,象征美好的环境。
- "圯": 河堤或岸边,古时常用来指代书籍的遗存。
- "乐居": 安乐的居住环境。
- "圣恩": 皇帝的恩惠。
典故解析:
- "千载遗书": 此句暗指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可能引用了古代文人对书籍和知识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表现闲适、自然的生活情趣,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繁忙的政务后,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自然的回归,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展现了自然美的魅力和内心的渴望。开头两句,诗人通过松竹的意象,表现出宁静的氛围,暗示在自然中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感慨,显示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后两句则通过“芳草”和“遗书”的意象,表现出对文化和历史的珍视,强调在自然中也可以找到精神的寄托。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於闲处寻闲境":在闲适的地方试图寻找一种闲适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松竹无言绿满秋":松竹静默,秋色环绕,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方外每烦勤下谕":在世俗之外,每每因事务繁忙而感到烦恼。
- "山隅何幸偶来游":偶然来到山的角落,感到十分幸运,表达了对自然的珍惜。
- "一帘芳草庭前长":庭前芳草茂盛,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美好。
- "千载遗书圯上求":追寻千年留下的文化积淀,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 "得请南还乐居此":希望能请假南归,享受这份宁静的生活。
- "清谈深感圣恩优":在清谈中深感皇恩厚重,体现了一种对恩泽的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和精神生活相互联系,隐喻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松竹无言”和“绿满秋”,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宁静”、“自然”、“文化”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烦恼的反思,揭示了人在自然中寻找自我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竹:象征坚韧与清雅,体现出高洁的品格。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美好的自然环境。
- 遗书: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历史积淀,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松竹”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坚韧与清雅
C) 忙碌生活
D) 诗人的烦恼 -
“千载遗书”所表达的意思是:
A) 书籍的珍贵
B) 文化的积淀
C) 知识的无用
D) 书籍的破旧 -
诗中提到的“乐居”指的是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安静的生活环境
C) 书籍的收藏
D) 远行的目的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白居易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 张继先的《和答周提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歌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张继先则更强调心境的变化和对文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展示,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答周提刑》的内涵,感受诗歌的美妙,并通过互动学习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