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
时间: 2025-01-03 03:2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
建隆无复旧行踪,石塔开堂得远公。
衣挂六铢收法界,草深一丈见家见。
也知是汝远狮子,不分饶他岑大虫。
何日扬州船子去,木兰花里问真空。
白话文翻译:
岑老的书信中说,远老法堂里草木已经长得一丈深了。
建隆年间已无旧日的踪迹,石塔开堂迎来了远公。
衣服挂在六铢上,收尽法界的所有,草深一丈,见家又见。
也知道你是远道而来的狮子,不会放过这位岑大虫。
何时才能乘船去扬州,在木兰花下问询真空的道理?
注释:
- 岑老:指岑某老者,可能是某位高僧或书法家。
- 远老法堂:指某个寺庙或道观的法堂,特指一位高僧的讲道之地。
- 建隆:宋代一个年号,表示时间背景。
- 六铢:古代汉代的一种货币,象征财富。
- 草深一丈:形容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 狮子:象征力量、威严,也可能指某位高僧。
- 岑大虫:可能为某种隐喻或调侃,指某位人物。
- 扬州:古代繁华的商业城市,象征远行与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以咏史抒怀和描写自然景色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建隆年间,承载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反映了对古老法堂的思考与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老法堂与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即以“岑老书云”引入,显示出与古人对话的情感,诗人仿佛在追寻古代的智慧与安宁。“草深一丈”一语,既是对环境的直观描写,也是对时光流逝的隐喻,暗示着世事变迁后的荒凉。
“衣挂六铢收法界”则引入了财富与法界的关系,表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而“远狮子”与“岑大虫”的对比,展现了高僧与普通人的身份差异,揭示了信仰与物质之间的冲突与抉择。
最后一句“何日扬州船子去”,以扬州作为远方的理想之地,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表现出一种希望与追求的情绪。整体来看,此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岑老在书信中提到,远老法堂的草木已经长到一丈深,隐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建隆无复旧行踪”:建隆年间,往日的踪迹已不复存在,暗示历史的变迁。
- “石塔开堂得远公”:石塔的法堂迎来了远公,象征着新的法脉传承。
- “衣挂六铢收法界”:财富与法界的关系,暗示物质与精神的交融。
- “草深一丈见家见”:草木的深度反映了世事的沧桑。
- “也知是汝远狮子”:暗指某位权威人物。
- “不分饶他岑大虫”:对岑大虫的调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 “何日扬州船子去”:对未来的期盼,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深一丈”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衣挂六铢”与“草深一丈”,形成对称之美。
- 象征:扬州象征着理想与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法堂的荒凉与对未来的期待为主线,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法堂:象征着信仰与智慧的圣地。
- 草深: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 扬州:代表着繁华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中提到的法堂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信仰与智慧
C. 自然景色
答案:B -
“何日扬州船子去”中的扬州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未来的理想
C. 历史的回忆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岑大虫”可能指代什么? A. 权威人物
B. 普通人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均涉及时间的流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登高》更侧重个人的情感,而本诗则结合了对宗教的思考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