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饮
——葛立方
蒲团藜杖屋三间,
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
沈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伫鹤翎散,
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
百年鼎鼎鬓毛班。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场景。他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手杖和蒲团相伴,生活中充满了世俗的纷扰和复杂。尽管如此,眼前的云山美景依然让他心情愉悦,酒虽不饮也能感受到快乐。接着,他想起吴宫的雪景,象征着优雅而又飘逸的生活;而社的风荷则表现出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反问自己何曾将梦想带入现实,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注释:
- 蒲团:一种圆形的坐垫,通常用来坐禅或休息。
-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象征隐士的生活。
- 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常用来形容优雅的环境。
- 社:指社祭,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与丰收有关。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一种哲学思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追求隐逸生活,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 创作背景:在个人生活中,诗人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的喧嚣,创作此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不饮》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的前半部分以隐士的日常生活为切入,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淡泊。蒲团和藜杖的出现,传达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而“世故真成触与蛮”则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不满。尽管生活简朴,但诗人并不因此感到寂寞或失落,反而在“云山供送目”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吴宫的雪和社的风荷,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这不仅是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老子何曾持入梦”,则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蒲团藜杖屋三间:描绘出隐士的居所,简朴而宁静。
- 世故真成触与蛮:世俗的复杂让人感到疲惫,隐喻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但有云山供送目:尽管生活单调,但自然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
- 沈无尊酒亦开颜:即使不饮酒,仍能感受快乐。
- 吴宫雪伫鹤翎散:优雅的环境,象征着心灵的自由。
- 历社风荷象鼻弯:生机勃勃的场景,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老子何曾持入梦:质疑人生的意义,反思自己所追求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平淡比作蒲团和藜杖,借以表现隐士的生活态度。
- 对仗:如“吴宫雪伫鹤翎散”与“历社风荷象鼻弯”,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蒲团:象征隐士的生活与简朴。
- 云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以心灵的安慰。
- 吴宫雪、风荷:象征优雅与生机,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老子:代表哲学思考,反映对人生的反思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蒲团藜杖”象征了什么? a) 世俗繁华
b) 隐士生活
c) 旅行冒险 -
“吴宫雪”中的“吴”指的是哪个国家? a) 魏国
b) 吴国
c) 楚国 -
诗中提到的“沈无尊酒”说明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喜欢饮酒
b) 对饮酒的无所谓
c) 追求奢华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但更强调对酒与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展示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意境相似但风格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不饮》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