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望 张耒 〔宋代〕
长林脱叶委高风,晚菊依依发旧丛。 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 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 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树林中,树叶随高风飘落,晚秋的菊花依旧依恋地开放在旧时的花丛中。 梦泽上空的云彩低垂,似乎含着落日,中洲的山峦被切断,可以看到远方飞来的大雁。 行走吟咏的诗人因被贬谪而流离失所已有三年,嗜酒的老人对世事已感到疲惫。 岁月已晚,不必再去寻求季主的指引,因为天理自有其穷尽与通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林:指高大的树林。
- 脱叶:树叶脱落。
- 委:随。
- 高风:强劲的风。
- 晚菊:晚秋的菊花。
- 依依:依恋的样子。
- 梦泽:指云梦泽,古代湖泊名。
- 衔:含着。
- 中洲:指江河中的小岛。
- 山断:山峦被切断。
- 来鸿:飞来的大雁。
- 行吟骚客:指被贬谪的诗人。
- 三年谪:被贬谪三年。
- 嗜酒衰翁:嗜好饮酒的老人。
- 百事慵:对各种事情都感到疲惫。
- 岁晚:指岁月已晚。
- 季主:指古代的占卜师。
- 天理:自然法则。
- 穷通:穷尽与通达。
典故解析:
- 季主:古代占卜师,这里指寻求指引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谪期间,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被贬谪期间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被贬谪后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秋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长林、晚菊、云梦泽、中洲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依恋的氛围。诗中“行吟骚客三年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苦闷心情,而“嗜酒衰翁百事慵”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和疲惫的情感。最后两句“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诗人表达了对天理的信任,认为人生的穷通自有其规律,不必过分寻求外在的指引。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天理的信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林脱叶委高风:描绘了长林中树叶随风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晚菊依依发旧丛:晚菊依旧依恋地开放在旧时的花丛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依恋。
- 梦泽云低衔落日:梦泽上空的云彩低垂,似乎含着落日,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凄凉的景象。
- 中洲山断见来鸿:中洲的山峦被切断,可以看到远方飞来的大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行吟骚客三年谪:直接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苦闷心情。
- 嗜酒衰翁百事慵:嗜酒的老人对世事已感到疲惫,加深了无奈和疲惫的情感。
- 岁晚不须求季主:岁月已晚,不必再去寻求季主的指引,表达了诗人对天理的信任。
- 从来天理有穷通:认为人生的穷通自有其规律,不必过分寻求外在的指引。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晚菊依依发旧丛”中的“依依”,赋予晚菊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天理的信任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林:高大的树林,象征着自然的壮阔。
- 晚菊:晚秋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依恋。
- 梦泽:云梦泽,象征着壮阔的自然景象。
- 中洲山:江河中的小岛,象征着孤独和向往。
- 来鸿:飞来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行吟骚客三年谪”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苦闷 C. 平静 D. 愤怒
- “岁晚不须求季主”中的“季主”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占卜师 B. 古代的官员 C. 古代的诗人 D. 古代的学者
- 诗中“晚菊依依发旧丛”中的“依依”是什么意思? A. 依恋 B. 孤独 C. 坚强 D. 悲伤
答案:
-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晚望》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天理的信任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