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时间: 2024-09-19 21:13:56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识空虚不二门,
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
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
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
欲向君王乞此身。

白话文翻译

渐渐认识到空虚并不是两样东西,
扫除一切幻象,彻底根除尘世的杂念。
这颗心自认为终究会成佛,
从今往后所做的事情只要真实即可。
有了“我”,所以应当有所生灭,
若无所求,何必与冤亲相别。
西山的病人已然衰弱不堪,
想向君王请求保全这具身躯。

注释

  • 渐识:逐渐认识。
  • 空虚:指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通常与佛教有关。
  • 不二门:佛教用语,指无二的真实之境。
  • 诸幻:众多幻象、虚假的事物。
  • 心自拟:心中自认为。
  • 成佛:达到觉悟的境界,成为佛。
  • 任真:顺其自然,真实地生活。
  • 冤亲:指因情感牵绊而产生的苦恼。
  • 西山病叟:指作者自身,表达其衰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他的风格豪放、奔放,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即将告老之际,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对佛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生死的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已经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内心的空虚与对真实的渴求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空虚”与“真实”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人生、对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开头“渐识空虚不二门”,诗人逐渐领悟到人生的本质,意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超越这些幻象,才能达到真实的境界。接下来的“扫除诸幻绝根尘”,则是他试图摆脱世俗纷扰的决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人认为,心中自拟的“成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来实现的。他强调“从今只任真”,意味着在余生中他将追求真实的自我,而非被外界的虚妄所束缚。后半部分则通过“有我故应还起灭”反映出个体的存在与消失,进一步探讨了人际情感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最终在“欲向君王乞此身”中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又沉重,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真实存在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识空虚不二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认识到空虚并不是两样东西,暗示一种觉悟。
  2. 扫除诸幻绝根尘:决心去除所有幻觉与尘世的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
  3. 此心自拟终成佛:心中自认为终将成佛,表达了一种信念。
  4. 许事从今只任真:从今往后,只做真实的事情。
  5. 有我故应还起灭:因为有了“我”,所以会有生与死的变化。
  6. 无求何自别冤亲:若没有任何追求,又何必与冤屈的亲情相别离。
  7. 西山病叟支离甚:自比病弱的老人,体现出诗人的衰老与脆弱。
  8. 欲向君王乞此身:渴望向君王请求保全自己的生命,展现无奈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空虚”与“真实”的对比,用以表达内心的矛盾。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象征:如“西山病叟”象征着诗人的生命与衰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反映了诗人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虚:象征着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
  • 诸幻:代表世间的虚假与纷扰。
  • :象征着觉悟与超脱。
  • 冤亲:体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 西山病叟:象征老年与生命的有限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不二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具体的地点
    • B. 佛教中的觉悟境界
    • C. 诗人的家乡
    • D. 诗人的朋友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欲向君王乞此身”,这是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追求真实的生活是为了成佛。 (对/错)

答案

  1. B
  2. 生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辛弃疾更多地反映个体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国家、社会的深刻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诗文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