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云卧衣裳冷》
时间: 2025-01-06 13:5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云卧衣裳冷
作者:辛弃疾 〔宋代〕
云卧衣裳冷。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不记相逢曾解佩,
甚多情为我香成阵。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当时匆匆忘把,
此仙题品。烟雨凄迷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弦断招魂无人赋,
但金杯的皪银台润。愁殢酒,又独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
身处云中,衣衫冷淡。看那月光下、风前的萧条,水边的幽影。
罗袜轻踏波浪,沐浴烟霭,江面广阔如万顷。
我爱那一抹娇黄的颜色,已然无法回忆我们初见时解佩的情景,
那许多情意为我凝成阵阵香气。等着含泪,收拾残留的粉妆。
灵均(指杜甫)千古以来都怀有沙上遗恨。
当时匆忙忘却了,何曾品味过此仙境的美好。
烟雨迷离,破坏了翠色衣袂,谁来整理呢?
随意写入瑶琴的幽愤之中。琴弦断了,招魂无人来作赋,
只有金杯和银台的润泽。愁绪缠身,独自醒来。
注释
- 云卧:指在云端或高处,形容身处高远之地,心境飘渺。
- 罗袜:指轻盈的袜子,此处形容轻盈的步伐。
- 娇黄:形容花色,暗示着娇美的花朵。
- 灵均:即杜甫,因其诗作中常有对往事的感怀。
- 翠袂:指美丽的衣袂,象征着女子的优雅。
- 瑶琴:指古代的美琴,常用来抒发情感。
- 金杯、银台:象征着酒的饮用和豪华的器皿,暗示着宴饮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词作以豪放、奔放和激昂著称,融合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经历曲折之际。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云卧衣裳冷”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冷清的氛围,紧接着通过“风前月下,水边幽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中,词人用轻盈的步伐与辽阔的江面形成对比,表达了在浩瀚的自然面前,人显得是多么渺小与孤独。
词中提到“爱一点娇黄成晕”,展现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而“待和泪,收残粉”又隐喻着对失去的追忆与悲伤。
整首词的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往昔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力感,尤其是最后一句“愁殢酒,又独醒”,将词人的孤独无助推向高潮,令人感叹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卧衣裳冷”意指词人身处高远之地,心情冷淡。
-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展现了自然的广袤与人之渺小。
- “爱一点娇黄成晕”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待和泪,收残粉”则隐喻着对失去的追忆与悲伤。
- “灵均千古怀沙恨”引入杜甫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厚度。
- “烟雨凄迷损,翠袂摇摇谁整”则描绘了心境的迷惘。
- “谩写入瑶琴幽愤”表现了将情感寄托于琴声。
- “弦断招魂无人赋”表达了孤独的境地,缺乏倾诉的对象。
- “但金杯的皪银台润”则暗示着宴饮的华丽与内心的空虚。
- “愁殢酒,又独醒”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愁苦而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卧”比喻高远、孤独的心境。
- 拟人:如“翠袂摇摇谁整”赋予衣袂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事物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交织使得词作富有层次感,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远离尘世的孤独。
- 月:常代表思念与寂寞。
- 水:象征流动和无常。
- 娇黄:象征美好与青春。
- 琴:象征情感的寄托与寄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又凄凉的画面,充分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云卧衣裳冷”中的“云”象征什么? a) 高远
b) 温暖
c) 繁华 -
“待和泪,收残粉”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悲伤
c) 期待 -
该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空虚与孤独
c) 幸福
答案:
- a) 高远
- b) 怀念与悲伤
- b) 空虚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清照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辛弃疾则更为豪放激昂。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却都深刻地反映了对失去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