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恩平郡王赋董氏园亭》
时间: 2025-01-04 09:1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恩平郡王赋董氏园亭
作者: 史浩 〔宋代〕
怪底王生愿卜邻,
岩前有月对颐真。
夜深清影频侵户,
日永虚堂不著尘。
能向个中参妙旨,
却于忙里作閒身。
朝回试解黄金带,
即是毗耶彼上人。
白话文翻译:
这位王生的愿望何以如此奇特,竟然想要在此处占卜邻居的命运?
在岩前明月照耀下,恰好映照着他的神态。
夜深时,清冷的月影频繁地侵入我的房间,
而白天的阳光照耀在空荡荡的堂前,却没有一丝尘埃。
能够在这其中领悟到深奥的道理,
却反而在忙碌中享受着清闲的生活。
早晨回来的时候试着解开那黄金带,
这正是那位在彼岸的圣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怪底:奇怪的原因。
- 卜邻:占卜邻居的命运。
- 颐真:指人的神态、面容。
- 清影:指明月的影子。
- 虚堂:空荡荡的堂屋。
- 妙旨:深奥的道理。
- 黄金带:象征财富或荣华的物品。
- 毗耶彼上人:佛教中所指的高人、圣者。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涉及的“毗耶彼”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圣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宗道,号道隐,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董氏园亭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高人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头两句以“怪底”引入,表现出对王生愿望的疑惑,生动地描绘了在岩石前明月照耀下的情景,形成了清新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月影透入室内的情景,和白天阳光洒落在空荡堂前的对比,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能向个中参妙旨,却于忙里作闲身”,这句诗展现了对哲理的思考,虽然生活忙碌,但仍能在其中寻找到深刻的道理。最后两句则引导出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解开黄金带的动作,不仅象征着对财富的超脱,更是对那“毗耶彼上人”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怪底王生愿卜邻:开篇以疑问的口吻,表达对王生愿望的不解,设置悬念。
- 岩前有月对颐真:描绘明月照耀下的人,意象清新,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夜深清影频侵户:夜深时分,月影如水般透入室内,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日永虚堂不著尘:白天的阳光却不沾尘埃,象征清净与超然。
- 能向个中参妙旨: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能悟到深奥的道理。
- 却于忙里作閒身:反映出在忙碌中寻求清闲,表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朝回试解黄金带:早晨回家时,试着解开象征财富的黄金带。
- 即是毗耶彼上人:这正是指向理想中的圣人,隐喻超脱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与象征:黄金带象征财富与地位,毗耶彼上人象征理想境界。
- 对比:夜与日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清静与繁忙的差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崇尚清闲与哲理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 岩石:代表坚固与自然。
- 黄金带:象征物质财富与世俗压力。
- 清影:代表心灵的宁静。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金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
c) 自然 -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史浩 -
诗中提到的“毗耶彼上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圣者
c) 文人
答案:
- a) 财富
- c) 史浩
- b) 高人、圣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史浩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均展现出宋代诗人的风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