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马德骏郎中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1:52:10

父老骈肩不可麾,炉烟争绕御班围。

共瞻帝所天光近,更识淮壖马迹稀。

丹扆预传雄算去,元枢先奏凯歌归。

由来干舞苗民格,即是姚虞上上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次韵马德骏郎中 其一
作者: 史浩 〔宋代〕

父老骈肩不可麾,炉烟争绕御班围。
共瞻帝所天光近,更识淮壖马迹稀。
丹扆预传雄算去,元枢先奏凯歌归。
由来干舞苗民格,即是姚虞上上机。

白话文翻译:

老百姓肩并肩地挤在一起,无法指挥;炉烟缭绕着皇帝的班子。
大家共同仰望天上的光辉,更加认得淮河的马蹄印迹稀少。
丹色的阶前已经传来雄伟的计划,元枢首奏凯歌归来。
自古以来的干舞,都是为了苗民的利益,这正是姚虞的高明之计。

注释:

  • 骈肩:肩并肩,形容人多拥挤的状态。
  • 炉烟:炉子冒出的烟,指烟雾缭绕的景象。
  • 御班:指皇帝的班子或随扈,特指皇帝的出行。
  • 共瞻:一起仰望。
  • 淮壖:指淮河地区。
  • 丹扆:丹色的阶前或台阶,象征高贵的地位。
  • 雄算:雄伟的计划或计策。
  • 元枢:指朝廷的中枢,或重要人物。
  • 干舞:古代的一种舞蹈,通常与祭祀或庆典相关。
  • 姚虞:传说中的贤明君主,指代明智的治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约生于1090年),字君璞,号天游,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沉稳,融汇了古典与现实,常以关注民生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逐渐强盛的时期,诗中体现了对国家治理和民众生活的关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诗人对于理想治理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史浩的《再次韵马德骏郎中 其一》展现了他对国家治理与民生的深刻关怀。全诗通过描绘人们的拥挤与困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首联“父老骈肩不可麾”写出了百姓的无奈与困境,似乎在暗示统治者的无能,而“炉烟争绕御班围”则提示了皇权的荣耀与百姓的苦楚之间的巨大反差。

接下来的“共瞻帝所天光近”,通过对光明的向往,寄托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而“更识淮壖马迹稀”更是强调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与反思。诗中提到的“丹扆预传雄算去”,则表现出朝廷对未来的雄心壮志,彰显出治理国家的决心和希望。最后两句提到“由来干舞苗民格”,指出古代的舞蹈与民众利益的紧密联系,表现出对民生福祉的追求与关注。

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巧,情感真挚,展现出史浩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父老骈肩不可麾:描绘了老百姓肩并肩地挤在一起,暗示了社会的拥挤和混乱。
  2. 炉烟争绕御班围:表明了皇帝班子的奢华和周围百姓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3. 共瞻帝所天光近:大家共同仰望天上的光芒,象征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 更识淮壖马迹稀:提到淮河的马蹄印迹稀少,反映对历史的思考。
  5. 丹扆预传雄算去:暗示朝廷对未来的宏伟计划,寄托了希望。
  6. 元枢先奏凯歌归:元枢指代重要人物,凯歌象征胜利,表明朝廷的成功。
  7. 由来干舞苗民格:提到古代舞蹈与民生的关系,强调民众的利益。
  8. 即是姚虞上上机:姚虞为明智的治理,强调治理的智慧和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父老骈肩”与“炉烟争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光辉、马迹等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排比: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描绘,展示了复杂的社会现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与对民众福祉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烟:象征权力与奢华,暗示社会的不平等。
  • 天光:代表希望与未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
  • 马迹:历史的象征,提醒人们反思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父老骈肩”的意思是什么?

    • A. 拥挤
    • B. 幸福
    • C. 自由
  2. “炉烟争绕”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皇权的奢华
    • B. 百姓的生活
    •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姚虞”是指什么?

    • A. 君主
    • B. 明智的治理
    • C. 民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事与民生的关注。
  • 白居易的《琵琶行》:展现了对社会百态的深刻观察。

诗词对比:

  • 史浩杜甫在社会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史浩更强调对未来的期许,而杜甫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悲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史浩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和分析。
  • 《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