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玉楼步虚词(六之六)
作者: 范成大
楼阑外,辇道插非烟。
闲上郁萧台上看,
空歌来自始青天。
扬袂揖飞仙。
白话文翻译:
在白玉楼的栏杆外,辇道上飘散的并不是烟雾。
我悠闲地走上郁萧台,向远方眺望,
那悠悠的歌声仿佛来自无尽的青天。
我轻轻挥手,向飞仙致意。
注释:
- 楼阑:楼的栏杆。
- 辇道:古代帝王出行的道路。
- 非烟:指的不是烟雾,可能暗指某种轻盈的气息或幻影。
- 闲上:悠闲地走上去。
- 郁萧台:可能是指一种景致优美的台阶或高台,诗人常在此处观景。
- 空歌:没有真实的歌声,可能是指内心的歌唱。
- 飞仙:指神仙,或有神仙般的轻盈之感。
典故解析:
“飞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指代道教中的神仙,与世俗生活相隔,象征着超脱与自由。诗中提到的“青天”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辽阔、自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白玉楼步虚词》是范成大在闲暇时刻,站在美丽的楼台上所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白玉楼步虚词》是一首极具诗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全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开篇提到“楼阑外,辇道插非烟”,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辇道的存在暗示着世俗权力与繁华,而“非烟”则暗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独立。接下来的“闲上郁萧台上看”,表现了诗人悠闲的心态和观察自然的热情,郁萧台似乎是一个理想的观景点,既高远又清幽。
“空歌来自始青天”一句,诗人仿佛在聆听来自无边天空的歌声,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最后一行“扬袂揖飞仙”,则是对那种超然境界的礼赞,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阑外,辇道插非烟:诗人站在楼的栏杆外,看到的并不是烟雾,暗示一种清新、无尘的环境。
- 闲上郁萧台上看:诗人悠闲地走上郁萧台,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
- 空歌来自始青天:诗人感受到一种来自青天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理想与自由。
- 扬袂揖飞仙:诗人轻轻挥手,向那些神仙致意,表现出一种向往超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天”比作理想的境界,暗示诗人的追求。
- 拟人:让歌声具有人性,仿佛在与诗人交流。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理想的向往。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闲适生活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楼:象征高洁和雅致的生活环境。
- 辇道:象征权力与繁华的世俗。
- 青天:象征自由与理想的境界。
- 飞仙:象征超脱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郁萧台”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繁华热闹
- B. 清幽淡雅
- C. 忧伤感伤
-
“扬袂揖飞仙”中的“飞仙”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神仙
- C. 朋友
-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追求权力
- B. 追求自由与理想
- C. 描述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但更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在孤独中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