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归自讼》

时间: 2024-09-19 21:43:47

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

遇事欲强记,转首輙怊怅。

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

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归自讼
作者: 曹勋 〔宋代〕

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
遇事欲强记,转首輙怊怅。
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
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白话文翻译

我读书到老也难以理解,每次阅读后又总是遗忘。
遇到事情想要强行记住,转过头去却又感到惆怅。
为了这种追求而去做事,难道不只是自我嘲讽吗?
人难道不自知吗?离去时就像是被天所放逐。

注释

  • 读书老不入:指年纪大了,读书仍然无法理解。
  • 屡读屡遗忘:多次阅读却总是忘记。
  • 转首輙怊怅:转过身去便感到忧伤。
  • 趋事为:追求功名利禄。
  • 岂但成嘲谤:难道这只会导致自我嘲讽吗?
  • 去矣殆天放:离开时就像是被天抛弃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感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与社会压力的交织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学业无果的自省。

诗歌鉴赏

《怀归自讼》通过对读书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与苦闷。诗中,曹勋以简单而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求知路上的挫折感,反映了许多读书人共同的困扰。前两句揭示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记忆力的减退使得学习变得更加艰难。而“转首輙怊怅”则更深入地体现了诗人的惆怅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在思考中升华,提出了对人生追求的质疑,表达了对社会对成功的偏见的反思,认为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不仅是自我施压,更是自我嘲讽。

整首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知识与自我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曹勋作为一位诗人的哲思。同时,诗人在表达苦闷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共鸣,激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书老不入:表达了年纪大后,读书变得更加困难。
  2. 屡读屡遗忘:强调了记忆的脆弱。
  3. 遇事欲强记:表达了想要记住事情的冲动。
  4. 转首輙怊怅:即便努力,依然感到失落。
  5. 以此趋事为:思考追求功名利禄的意义。
  6. 岂但成嘲谤:质疑这种追求是否只会令自己嘲笑。
  7. 人岂不自知:反问人是否意识到这种状态。
  8. 去矣殆天放:表达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形成对比。
  • 反问:激发读者思考,增强诗歌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知识的无常、人生的追求与自我反省,表达了对求知过程的无奈和对社会标准的质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本:象征知识与智慧。
  • 惆怅:反映内心的失落与沮丧。
  • :象征命运或外界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读书老不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快乐
    • D. 愤怒
  2. 诗的最后一句“去矣殆天放”的意思是?

    • A. 被天赋予
    • B. 被天抛弃
    • C. 被天保护
    • D. 被天引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煜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曹勋的《怀归自讼》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曹勋及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