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钱处和惠燕坐搘颐莲》

时间: 2025-01-19 15:55:21

不倚蒲团有妙机,搘颐真可助痴儿。

辍君拄颊看山用,拯我垂头欲睡时。

燕坐巧能留蝶梦,吟髭聊复寄莲枝。

从今宁有灵龟叹,一枕跏趺总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倚蒲团有妙机,
搘颐真可助痴儿。
辍君拄颊看山用,
拯我垂头欲睡时。
燕坐巧能留蝶梦,
吟髭聊复寄莲枝。
从今宁有灵龟叹,
一枕跏趺总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种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不依靠蒲团而自得其乐,觉得用手搘着自己的下巴真是可以帮助那些痴迷于美好事物的人。诗中提到朋友在山中闲坐,自己却在垂头欲睡。燕子坐在旁边,巧妙地留住了梦境,而我则在吟唱间寄托对莲花的思念。从今往后,不再有灵龟的叹息,仿佛在打坐中,完全不知外界的变化。

注释

  • 蒲团:一种坐垫,通常用来打坐或休息。
  • 搘颐:用手托着下巴,形容一种思考或沉思的姿势。
  • :暂时停止。
  • :救助、帮助。
  • 燕坐:指燕子停下,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状态。
  • 寄莲枝:寄托对莲花的情感。
  • 靈龜:传说中的神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仲华,号景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细腻、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清雅与淡泊。曹勋的诗作多反映生活中的细腻观察,常常蕴含哲理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曹勋与友人惠燕共同闲坐时刻,诗人在此时感受到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状态,抒发对这种生活情景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谢钱处和惠燕坐搘颐莲》是一首充满闲适与哲理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开头两句“不倚蒲团有妙机,搘颐真可助痴儿”,表达了诗人不依赖外物,心中自有一番妙趣的态度。他通过“搘颐”这一动作,传达了思考与放松的结合,似乎在告诉人们,简单的生活中蕴藏着深邃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朋友之间的闲适对话,如“辍君拄颊看山用”,展现出一种静谧的山水画面,与自我沉浸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燕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灵感与梦境的引导者。诗的最后两句,从一个更高的哲学层面上升,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倚蒲团有妙机:不依靠蒲团,体现了一种自在的状态,暗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 搘颐真可助痴儿:用手托着下巴,表示思考与沉思,助益于那些向往美好事物的人。
  3. 辍君拄颊看山用:朋友在山中端坐,似乎在享受自然的美好,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4. 拯我垂头欲睡时:诗人此时恰好感到疲倦,想要依靠友人之力,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关系。
  5. 燕坐巧能留蝶梦:燕子在旁,似乎把梦境留住,暗示美好与灵动。
  6. 吟髭聊复寄莲枝:吟诵的声音似乎寄托在莲花之上,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依恋。
  7. 从今宁有灵龟叹:表达了对未来无忧无虑、宁静的向往,不再有灵龟的叹息。
  8. 一枕跏趺总不知:在打坐中,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忘却了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坐”比喻一种闲适的状态,暗示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拟人:将燕子赋予了留住梦的能力,增添了诗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哲理思考。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深刻的内心世界与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团:象征着安静与放松的空间。
  • 燕子:象征自由、灵动,代表着美好的梦想。
  • 莲花:常常象征纯洁与美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团”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坐垫
    • C. 一种乐器
  2. 诗人形容自己在“垂头欲睡”的状态,说明他此时的情绪是:

    • A. 兴奋
    • B. 疲倦
    • C. 紧张
  3. “燕坐巧能留蝶梦”中的“燕”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灵动
    • B. 忧伤与离别
    • C. 努力与奋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展示了对孤独的思考与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曹勋与陶渊明在生活态度上的相似之处:两者皆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平和。
  • 不同之处在于,曹勋的诗更具细腻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陶渊明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