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其二》

时间: 2025-01-09 00:16:50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崙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崙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白话文翻译:

一条尾巴追逐着风,踩踏着万千马蹄。昆仑山和玄圃被称为朝廷的栖息地。回过头来看,世上却没有伯乐这样的识马之人,大家却觉得盐车的作品胜过了月亮的题字。

注释:

  • 一尾追风:形容速度极快,像是追逐风一样。
  • 万蹄:指万千马的蹄声,形容壮观的场面。
  • 昆崙玄圃:昆仑山和玄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仙境,代表着理想和高雅的境地。
  • 伯乐:古代著名的识马之人,寓意人才的发现者。
  • 盐车:指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工匠或艺术家的作品,暗示其成就被高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广泛的兴趣而闻名,特别是其诗词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政治风波和个人遭遇挫折的时期,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秦君”正是他的一位友人,因举进士未能如愿而感到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苏轼对人才识别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一尾追风抹万蹄”描绘出一种激昂的气势,展现了追求理想和成就的决心。接着,提到昆仑和玄圃,这两个典型的仙境象征着人们心中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而“却道盐车胜月题”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对伯乐缺失的反思,突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尾追风抹万蹄: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迅速且充满活力的景象,可能暗指年轻人的奋发向上。
  2. 昆崙玄圃谓朝隮:将理想化的境地与现实的朝廷生活进行对比,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3. 回看世上无伯乐:感叹世上缺乏真正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
  4. 却道盐车胜月题:反映出社会上对艺术和才华的误解,揭示了价值观的扭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一尾追风”比喻追求理想的年轻人,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夸张:用“万蹄”形容数量庞大,强调了场景的壮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的渴望与现实的失望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追求,代表着理想和希望。
  • 昆崙:象征理想的高地,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向往。
  • 伯乐:象征识才之人,暗指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伯乐”指的是: A. 识马之人
    B. 画家
    C. 政治家
    D. 诗人

  2. “一尾追风”比喻的是: A. 追求理想的人
    B. 自由的生活
    C. 迷失的方向
    D. 迅速的物体

  3. 诗中提到的“昆崙”象征着: A. 理想与高远
    B. 现实与困境
    C. 失去的机会
    D. 普通生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在诗中均表达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在沉静中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李白的《将进酒》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而苏轼的《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则更关注于对人才的识别与重视。两者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