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二 杏》

时间: 2025-01-08 23:59:37

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

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二 杏》

开花送馀寒,
结子及新火。
关中幸无梅,
汝强充鼎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朵在寒冷的余威中绽放,果实也开始孕育。关中的地区幸好没有梅花,而你则强烈地充实了这方的气氛。

注释:

  • 开花:指花朵开放,象征春天的到来。
  • 送馀寒:意指春季来临时,寒意仍在,暗示天气变化。
  • 结子:指结果实,体现春天万物复苏。
  • 新火:可能指新生的事物或新的气象。
  • 关中:指陕西关中地区,因地理环境而无梅花。
  • 汝强:你强烈地,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
  • 充鼎和:可能有美好、和谐的意思,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关中无梅”,反映了他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春天意象为主题,描述了花开与果实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开花送馀寒”一句,展现了严冬渐去,春意初现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生命力。苏轼在这短短的几句中,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结子及新火”不仅描绘了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这里的“新火”可能象征着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暗示着在经历寒冷之后,万物复苏的必然性。

诗中提到“关中幸无梅”,则突出了地域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与思考。最后一句“汝强充鼎和”,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和谐与生机,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花送馀寒:春天的花开虽在寒冷的余威中,暗示自然界的斗争与坚韧。
  • 结子及新火:果实的形成与新生事物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 关中幸无梅:关中地区的自然特征,表达了诗人的乡愁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 汝强充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读者更易于感受春天的气息。
  • 比喻:用“新火”比喻新生事物,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春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 :象征着过去的困境与挑战。
  • 果实:象征着成果与希望。
  • 新火: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开花送馀寒”所表达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春天的寒冷
    C. 春天的斗争
    D. 春天的喜悦

  2. “关中幸无梅”中的“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树
    D. 一种动物

  3. 诗中提到的“新火”意指什么? A. 火焰
    B. 新的事物
    C. 新的希望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意象,但侧重于晨曦的美好;而苏轼的这首诗则在春的生机与寒冷之间进行对比,展现出更为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