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时间: 2025-01-01 11:09:10

马头閒觉入从容,叠嶂清秋度百重。

长见孤云能作雨,未应片水不藏龙。

花村几处连修竹,涧石谁家倚瘦松。

本若无心许明代,好寻巢许此韬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行
滕白 〔宋代〕

马头閒觉入从容,叠嶂清秋度百重。
长见孤云能作雨,未应片水不藏龙。
花村几处连修竹,涧石谁家倚瘦松。
本若无心许明代,好寻巢许此韬踪。

白话文翻译:

在马头上闲适地感受到从容,层层叠叠的山峦在清秋中穿行。
常常看到孤云能够变成雨,难道这片水域不藏龙吗?
花村几处与修竹相连,溪涧的石头不知道是谁家的瘦松所依。
本来无心于明亮的未来,却好想寻个巢穴来隐居踪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马头:骑马的地方,指代骑马时的状态。
  • 閒觉:闲适的感觉。
  • 叠嶂:重叠的山峦。
  • 孤云:独自飘浮的云,象征孤独或自由。
  • 片水:一片小水域。
  • 藏龙:藏匿的龙,象征有潜力的事物。
  • 修竹:修长的竹子。
  • :依靠。
  • 韬踪:隐匿踪迹。

典故解析:
“藏龙”典出《庄子》,比喻隐秘而有潜力的人或事;“无心许明代”暗示诗人对于未来的无欲无求,追求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滕白,字子乔,号竹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在山中行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深邃,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行》以一种闲适的心态描绘了秋天的山景,诗人骑马在山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开篇就用“马头閒觉入从容”展现了一种悠闲的状态,山峦重叠与清秋相映,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借孤云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认为孤云能够化为雨,显示出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未应片水不藏龙,则引发读者对潜在力量的思考,表现了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最后,通过描绘花村、修竹、涧石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隐逸生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形成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头閒觉入从容”:骑马时感受到的闲适与从容,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2. “叠嶂清秋度百重”:重重山峦在清秋中穿越,形象化自然的变化与层次。
  3. “长见孤云能作雨”:常常看到孤云,隐含对孤独与自由的理解。
  4. “未应片水不藏龙”:小水域中可能隐藏着力量,暗寓事物的潜在价值。
  5. “花村几处连修竹”:描绘村庄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6. “涧石谁家倚瘦松”:询问溪涧旁的石头与松树的主人,体现了对自然的关心与好奇。
  7. “本若无心许明代”:表明自己对于明亮未来的无欲无求。
  8. “好寻巢许此韬踪”:渴望在此隐居,寻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云比喻自由与孤独。
  • 对仗:如“花村几处连修竹,涧石谁家倚瘦松”体现了对称美。
  • 拟人:涧石与松树之间的互动,赋予了自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头:象征自由与行走。
  • 孤云:象征孤独与自由思考。
  • 修竹:代表坚韧与高雅。
  • 瘦松:象征坚韧与隐逸。
  • 花村:代表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a) 马头
    b) 孤云
    c) 修竹

  2. “未应片水不藏龙”中的“龙”象征着什么?
    a) 潜在的力量
    b) 真实的水域
    c) 真实的龙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未来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华生活的渴望

答案:

  1. b) 孤云
  2. a) 潜在的力量
  3.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关系。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却各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