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见月有怀》

时间: 2025-01-06 05:07:55

蟾影上帘端。

记得同看。

和他密语到更残。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

重凭碧雕阑。

无限心酸。

玉楼人去几时还。

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蟾影上帘端。记得同看。
和他密语到更残。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
重凭碧雕阑。无限心酸。
玉楼人去几时还。
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

白话文翻译:

月亮的影子映在窗帘的边缘,我记得曾与你一起欣赏。
我们曾在夜深人静时低声细语,直到夜色渐深。
不管人间的风和露水多么沉重,我只想尽情享受欢愉。
我依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心中无限的酸楚。
那玉楼中的人儿,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比起窗前明亮的月色,还是那份团圆的感觉更让人怀念。

注释:

  • 蟾影:指月亮的影子,蟾蜍常被用来象征月亮。
  • 帘端:窗帘的边缘。
  • 密语:亲密的低声交谈。
  • :沉重、严酷,这里指人间的风露。
  • 贪欢:沉醉于欢愉之中。
  • 碧雕阑:精美的绿色雕花栏杆。
  • 玉楼:象征高雅的居所或美人之处。
  • 团圆:指人团聚的幸福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继熙(1878-1922),字梦阮,号秋水,晚号松隐,近代诗人,擅长词曲,诗风婉约。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情感细腻,常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近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离别与思念后,借助月影、欢愉等意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团圆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卖花声 见月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开篇以“蟾影上帘端”引入,生动呈现出月光洒落窗帘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着“记得同看”一句,勾起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月色的美好回忆,情感瞬间变得亲切而温暖。然而,伴随着夜色的加深,诗人与友人的交谈也渐渐消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脆弱。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苦难时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选择沉醉于欢愉之中,这种矛盾的情感映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深邃。接下来的“重凭碧雕阑”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心中的“无限心酸”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玉楼人去几时还”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最后以“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回归到月亮的意象,暗示了对团圆时刻的期待与向往,仿佛即使身处离别,也希望在明月的照耀下,心灵能够再次团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蟾影上帘端:月亮的影子映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记得同看:回忆起曾经与友人一同欣赏月色的美好时光。
  3. 和他密语到更残:与友人低语的情景,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夜色的加深。
  4.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无视生活的艰辛,选择享受当下的欢愉。
  5. 重凭碧雕阑:依靠在精美的栏杆上,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6. 无限心酸:承载着对离去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7. 玉楼人去几时还: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期盼,体现了对团聚的渴望。
  8. 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明月象征着团圆的希望,尽管现实中有离别,但心灵的团聚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蟾影”比喻月亮,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人间风露重”和“贪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诗人的情感。
  • 排比:多次提及的“团圆”与“思念”反复渗透,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生活苦难中对欢愉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深切思考,折射出人性对情感的渴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蟾影:象征月亮,代表了思念与团聚的希望。
  • 碧雕阑:象征高雅的生活与内心的孤独,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 玉楼: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蟾影”指代什么?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2. 诗中“重凭碧雕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时光流逝与团圆的渴望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月亮
  2. b) 孤独与思念
  3. b) 时光流逝与团圆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李继熙的《卖花声 见月有怀》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渴望,而李继熙则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情感的复杂。两者在用词和意象上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李继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