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耳聋自嘲》

时间: 2025-01-17 10:27:21

风雨是何声,听不分明。

几回侧耳到三更。

笑我糊涂何至此,岁月无情。

笳角不须鸣,莺莫嘤嘤。

兰台听鼓待来生。

盲左、腐迁求鼎足,尚有聋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卖花声 耳聋自嘲
作者: 程坚甫

风雨是何声,听不分明。
几回侧耳到三更。
笑我糊涂何至此,
岁月无情。
笳角不须鸣,
莺莫嘤嘤。
兰台听鼓待来生,
盲左腐迁求鼎足,
尚有聋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风雨的声音开篇,但我听得并不清楚。几次侧耳倾听,直到三更时分。自己可笑,怎么会变得如此糊涂,岁月真是无情。笳声和角声不必再鸣响,黄莺也不必再啼叫。兰台之中静待来生的鼓声,盲目的左手和腐朽的迁徙也无法再求得鼎足之势,我依然是个耳聋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雨:指自然现象,象征环境的变幻。
  • 侧耳:倾耳而听,形容认真听取声音。
  • 三更:指夜深时分,通常指午夜时分。
  • 糊涂:形容人的思维混乱、不清醒。
  • 岁月无情:岁月流逝,不会对任何人心存怜悯。
  • 笳角:古代乐器,笳和角,象征悲伤的音乐。
  • :黄莺,春天的鸟,象征生机与希望。
  • 兰台: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象征高雅。
  • 盲左腐迁:比喻失去方向,处境艰难。
  • 鼎足:原指三足鼎,象征稳固和权势。
  • 聋程:形容失去听力的无奈。

典故解析

  • 兰台: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传》,象征文人志向与幽居的理想。
  • 岁月无情:传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坚甫,现代诗人,专注于抒情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现代社会,作者可能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卖花声 耳聋自嘲》通过描绘听不清的风雨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风雨是何声”引入,表现出一种模糊、困惑的状态,似乎生活的许多声音都难以辨识,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可知。接着,几次侧耳倾听,点出一种执着而无奈的态度,尽管想去理解,但却无法抓住真相。

“笑我糊涂何至此,岁月无情”一句,流露出作者对自我的一种自嘲,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无情,人生的无常使得人难以把握。接下来的“笳角不须鸣,莺莫嘤嘤”,则呈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仿佛内心的声音与外部的世界产生了隔阂,无法共鸣。

最后几句,兰台听鼓待来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的结合。盲左腐迁求鼎足,暗示在追求中迷失,最终归结为一种耳聋的状态,象征着失去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的反省,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是何声,听不分明:开头设问,表明对自然声音的不解与困惑。
  2. 几回侧耳到三更:表现出对声音的认真倾听,强调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
  3. 笑我糊涂何至此,岁月无情:自嘲的情绪,岁月的无情使得人倍感苍凉。
  4. 笳角不须鸣,莺莫嘤嘤: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遗憾,强调内心的孤寂。
  5. 兰台听鼓待来生:期望未来的美好,暗示对来生的期待。
  6. 盲左腐迁求鼎足:形容失去方向,反映出对稳定与方向感的渴望。
  7. 尚有聋程:自我认识到的局限,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耳聋”比喻对生活声音的无感。
  • 拟人:岁月被赋予无情的特性,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对未来的期望与无奈。通过自然音景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外界的变幻与不确定。
  • 笳角:代表悲伤的情感与内心的哀愁。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兰台:象征高雅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月无情”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生活的希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2. “几回侧耳到三更”中“侧耳”的意思是?
    A. 安静倾听
    B. 大声呼喊
    C. 走动
    D. 睡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具直观情感。
  • 《春夜喜雨》:通过春雨表现生机与希望,与本诗的无奈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世界:从古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