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午夜金乌从海底》
时间: 2025-01-19 22:33:00意思解释
临江仙·午夜金乌从海底
作者: 牧常晁 〔元代〕
原文展示: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
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
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
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白话文翻译:
在午夜时分,金乌(太阳)从海底升起,初升的阳光渐渐照亮了扶桑树。
大明(太阳)东边指向三阳(春天的象征)。春天的美好在院子里洋溢,无处不散发着光辉。
我驾着河车朝向皇帝的宫阙,泥丸宫中饮用着琼浆。
华池的神水灌溉着这片土地。婴儿尚未出生,天地却长久不衰。
注释:
- 金乌:古代传说中的太阳,常用来指代阳光。
- 扶桑:古代传说中东海的神树,传说中太阳从此升起。
- 三阳:指春天,象征着光明和生机。
- 河车:古代神话中的车,象征着日月的运行。
- 泥丸宫:传说中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长生不老。
- 琼浆:美酒,象征着仙界的甘美饮品。
- 华池神水:神圣的水源,象征着滋养万物的力量。
典故解析:
- 金乌与扶桑:这两个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太阳升起和春天的到来,体现了光明与希望。
- 河车:古代神话中,日月的运行被比作车的行驶,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牧常晁,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延续的哲思,反映了元代人对宇宙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金乌从海底升起的美丽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午夜金乌从海底”便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梦幻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遐想。随着金乌的升起,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唤醒,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生命长久的感慨,尤其是“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表达了对生命轮回与永恒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日月和春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篇诗词在音律上也十分和谐,运用了对仗和排比,使得诗句流畅且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夜金乌从海底:描绘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壮丽场景,暗示新生的开始。
- 丑初渐出扶桑:指太阳初升,光辉照耀扶桑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大明东向属三阳:大明指太阳,东边的三阳代表春天的生机。
- 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春天的美好在院中弥漫,光辉无处不在,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直驾河车朝帝阙:诗人驾着象征日月的车朝向皇宫,暗指向往权力与荣耀。
- 泥丸宫饮琼浆:隐喻追求长生不老、享受美好生活。
- 华池神水灌中黄:华池的神水滋养大地,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思考,强调自然与生命的恒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金乌,赋予其神秘色彩。
- 拟人:将春天描绘成充满生机的存在。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思考,乐观向上,充满希望,表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乌:象征光明与希望。
- 扶桑: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春天。
- 河车:象征时间与自然的规律。
- 琼浆:象征美好生活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乌”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
“婴儿未就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母亲的怀念
- B. 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 C. 对童年的怀念
-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思考
-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绘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绪与孤寂,对比《临江仙》的生机勃勃,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包含牧常晁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