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灵山法会何曾散》
时间: 2025-01-17 10:1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山法会何曾散。此地神光满。丁公潭下百雷霆。疑是银河挽下一齐倾。高桥飞观连云起。槛外惊湍水。大矶才过小矶来。应有天孙灵驭月中回。
白话文翻译:
灵山的法会从未散去,这里神光灿烂。丁公潭下雷声轰鸣,仿佛银河倾泻而下。高桥如飞,观景台云雾缭绕。栏杆外,惊涛拍打着水面。大矶刚刚过去,小矶又随之而来。天上的天孙,应该在月中归来。
注释:
- 灵山:指佛教圣地,象征着神圣与宁静。
- 法会:指佛教的集会,通常是为了祈福或诵经。
- 丁公潭:传说中的水潭,常见于古诗词中,代表着灵异之地。
- 百雷霆:形容雷电交加的景象,展现出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象征着广阔与神秘。
- 天孙:神话中的仙人,通常与月亮相关。
典故解析:
- 银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银河常被视为连接人间与天界的桥梁,象征着人与神灵之间的联系。
- 天孙:在道教和佛教中,天孙是指神仙,常常与月亮、星辰相关联,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存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宗教意象。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灵山法会时写作,表达了对宗教仪式的敬仰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灵山法会何曾散》通过描写灵山法会的场景,展现了神圣的氛围和自然的壮丽。诗的开头“灵山法会何曾散”,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灵山的法会并未结束,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精神追求与信仰。在“此地神光满”一句中,诗人通过“神光”二字,展现了灵山的神秘与神圣。同时,丁公潭下的“百雷霆”,则通过强烈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仿佛自然界也在为这次法会助兴。
接下来的“疑是银河挽下一齐倾”,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银河与雷霆的结合,描绘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场景,富有诗意与幻想。高桥飞观与槛外惊湍水的对比,既表现了高处的壮观,又暗示了水面的波澜起伏,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一句“应有天孙灵驭月中回”,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感,暗示着神仙的归来与人间的交融,形成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宗教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信仰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更传达出一种对灵性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灵山法会何曾散”:暗示法会的神圣与持久。
- “此地神光满”:描绘灵山的神秘与光辉。
- “丁公潭下百雷霆”:展现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疑是银河挽下一齐倾”:比喻银河的倾泻,体现了壮观的视角。
- “高桥飞观连云起”:描绘高处的美景,形成层次感。
- “槛外惊湍水”:表现水的急流,暗示人生的变化。
- “大矶才过小矶来”: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变迁。
- “应有天孙灵驭月中回”:神秘的归来,富有幻想色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倾泻的水,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与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灵山法会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灵山:象征信仰与灵性。
- 法会:代表宗教仪式及其重要性。
- 雷霆:象征力量与自然的壮丽。
- 银河:象征神秘与广阔的宇宙。
- 天孙:代表神仙,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
互动学习:
-
选择题:灵山法会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力量
B. 宗教信仰的崇敬
C. 对生活的感悟
D. 对亲情的思念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丁公潭下百雷霆”是用来表现__。
-
判断题:整首诗通过描写灵山法会来表达对人生态度的消极。(对/错)
答案:
- B
- 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比较葛胜仲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葛胜仲更多地融入了宗教元素,而王维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