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致政朝奉亲家丁公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节概松千丈,声华桂一枝。
牵丝始游宦,解组遽安时。
人美抛官早,身嫌了事迟。
反真聊示病,曾不谒巫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反思。首句中的“节概松千丈”意指松树的高大,象征着追求高远的理想;“声华桂一枝”则是桂花的芬芳,象征着名利。接下来的“牵丝始游宦”表达了对仕途的向往,而“解组遽安时”则透露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诗中提及“人美抛官早”,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而“身嫌了事迟”则表现出对于世事的无奈。最后的“反真聊示病,曾不谒巫医”则是一种自我调侃,表示对自身状况的不在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节概:指松树的节干,象征高洁、挺拔。
- 华桂:指桂花,象征美名。
- 牵丝:比喻因缘而入仕途。
- 解组:解除束缚,回归自由。
- 抛官:放弃官职,指对官场的厌倦。
- 巫医:古代的医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了许多古代士人的情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官场的复杂态度,既有追求又有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与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对官场的感受与反思,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和对功名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松树和桂花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用“节概松千丈”的比喻,彰显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而“声华桂一枝”则暗示了他对美名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则逐渐流露出他对仕途的怀疑与反感。通过“人美抛官早,身嫌了事迟”,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世事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自嘲“反真聊示病”,展现了他对自身状态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讽刺,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反叛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概松千丈: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声华桂一枝:暗示对名声的渴望。
- 牵丝始游宦:说明因缘而入官场。
- 解组遽安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人美抛官早: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
- 身嫌了事迟:表现出对世事的无奈。
- 反真聊示病:自嘲对自身状况的漠不关心。
- 曾不谒巫医:强调对外界帮助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与桂花的比喻,象征理想与名声。
- 对仗:整首诗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心态,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我解脱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高洁、坚韧的理想。
- 桂花:象征名声与美好。
- 游宦:象征官场生活。
- 巫医:象征对外部帮助的拒绝。
这些意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节概松千丈”中的“节概”意指什么?
- A. 松树的高度
- B. 松树的节干
- C. 松树的叶子
答案:B
-
“声华桂一枝”中的“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名
- B. 名声
- C. 美丽
答案:B
-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厌倦
-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诗作相比,葛胜仲的作品更具内省与反思的特质,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哲学与审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风格的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的鉴赏技巧与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