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二首柬张使君》

时间: 2025-01-01 18:14:58

一穟祥烟彻九关,六丁澒洞起泥蟠。

皆云端笏精虔际,不觉翻飘胖蠁间。

侯念牧刍无德色,仆尸香火有惭颜。

分明唤得天公应,清旦朱幡谢雨还。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喜雨二首柬张使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穟祥烟彻九关,
六丁澒洞起泥蟠。
皆云端笏精虔际,
不觉翻飘胖蠁间。
侯念牧刍无德色,
仆尸香火有惭颜。
分明唤得天公应,
清旦朱幡谢雨还。


白话文翻译:

一阵祥和的烟雾透过九天,
六位神灵在云中翻腾泥土。
大家都说这是天公降下的恩泽,
不知不觉间,水滴在胖虫间翻滚。
侯公心中思念牧草而无德行,
仆者在香火中感到羞愧。
明显是天公应允了人间的祈求,
清晨时分,朱色的旗帜迎接雨水归还。


注释:

  • 穟(zì): 谷物的穗。
  • 祥烟: 吉祥的烟雾,象征好运。
  • 六丁: 指六位天神,传说中负责降雨。
  • 澒洞: 水流湍急的样子。
  • 端笏: 古代官员所持的象征权力的玉版。
  • 胖蠁(tǒng): 形容肥胖的虫子。
  • 侯念牧刍: 表达对农作物的关切,暗指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 仆尸: 指仆人或下人,暗示社会地位。
  • 朱幡: 朱色的旗帜,象征庆祝,欢迎丰收。

典故解析:

  • 天公: 在古代文化中,天公是指天上的神灵,掌管天气和丰饶。诗中提到的天公应允,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恩。
  • 六丁: 这是道教中的神灵,传说中他们可以调动雨水,代表了人们对神明保佑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江苏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兼擅词曲,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雨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刘克庄通过描写雨水的降临,表达了对自然恩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雨水的感恩与对社会现象的深思。诗的开头以“祥烟”引入,象征着雨水带来的希望与生机,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受。接下来,诗人提到“六丁澒洞”,形象地描绘了神灵调动雨水的场景,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庄重感。

在描写牧草和仆人的话语中,诗人表现出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同情与思考,显示出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最后“清旦朱幡谢雨还”一句,表达了对雨水的感激,仿佛是在庆祝自然的馈赠,令人感受到一种欢快的气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穟祥烟彻九关: 描述雨水降临时,祥和的气息透过九天,象征着吉祥与祝福。
  2. 六丁澒洞起泥蟠: 形象地展现神明在云间翻腾,泥土被雨水浇灌,仿佛大地在欢呼。
  3. 皆云端笏精虔际: 大家都说这是天公的恩泽,显示出人们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仰。
  4. 不觉翻飘胖蠁间: 雨水洒落,水滴在肥胖的虫子上翻滚,生活的细节被生动描绘。
  5. 侯念牧刍无德色: 身处高位的侯公却对农作物缺乏关心,暗示社会的不公。
  6. 仆尸香火有惭颜: 仆人对香火的依赖中感到羞愧,反映了对生存状态的不满。
  7. 分明唤得天公应: 清晰地表达了祈求自然恩惠的心愿,天公回应了人们的期待。
  8. 清旦朱幡谢雨还: 在清晨,朱色的旗帜迎接雨水,象征着丰收和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祥烟”比喻雨水的降临,寓意吉祥。
  • 拟人: “六丁澒洞”赋予神灵以行动,使其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使得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雨水的感恩,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表达了人们对天公的恳求与期盼,体现了诗人在环境与人文之间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祥烟: 代表吉祥的气息,象征希望。
  • 六丁: 天神,象征权力与神秘。
  • 朱幡: 象征庆祝与丰收。

这些意象不仅赋予了诗歌生动的画面感,还隐喻了社会人文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穟祥烟”中的“穟”指什么?
    A. 谷物
    B. 烟雾
    C. 细雨
    D.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六丁”是指哪种存在?
    A. 人
    B. 神灵
    C. 动物
    D. 植物

  3. 诗中“清旦朱幡谢雨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愤怒
    C. 感谢
    D.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写了雨水的恩泽,但更侧重于对春天生机的描绘,而刘克庄的这首诗则兼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人文关怀,两者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