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归省文书》

时间: 2025-01-16 22:28:42

面拥旌旗鼓乐随,谁知锦被裹疮痍。

吏那秋敛充春赋,兵待朝输作暮炊。

缩手判支穷措大,攒眉书准老沙弥。

此是履翁新活计,雁书多报故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面拥旌旗鼓乐随,谁知锦被裹疮痍。
吏那秋敛充春赋,兵待朝输作暮炊。
缩手判支穷措大,攒眉书准老沙弥。
此是履翁新活计,雁书多报故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表面繁华的盛况,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伤痛与苦难。谁能知道,华丽的锦被下隐藏着的伤痕累累?官吏在秋天收敛了春季的赋税,士兵们等着早晨的食物却只能在黄昏时才得以解决。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困境,眉头紧锁,写信给老和尚求助。这是履翁(指诗人)新的生活安排,而那封雁信则是多么希望能让老朋友知道自己的情况。

注释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
  • 锦被:华丽的被子,象征富贵的外表。
  • 疮痍:伤痕,形容痛苦或困境。
  • 秋敛春赋:秋天时收取春季的赋税,反映官府的贪婪与对民众的压榨。
  • 老沙弥:年长的和尚,象征智慧和帮助。
  • 履翁:诗人自称,表示对自己现状的调侃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子蕃,号履翁,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恼,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朝谒归省文书》创作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繁华表象下的困苦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虚伪与现实的残酷。开头两句用“旌旗”和“锦被”描绘了表面上的繁华,接着用“疮痍”一词揭示了内心的痛苦,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诗中提到的官吏和士兵,突显了社会各阶层在动乱中的无助和对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缩手判支穷措大”的描写,表现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无助。

修辞方面,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尤其是最后两句,提到“履翁新活计”和“雁书”,则给人以希望的暗示,表现出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寻求出路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拥旌旗鼓乐随:表面上是军队的欢庆,热闹非凡。
  2. 谁知锦被裹疮痍:实际上却隐藏着伤痛,暗示社会的苦难。
  3. 吏那秋敛充春赋:官吏在秋季收取春天的税赋,表明对民众的压榨。
  4. 兵待朝输作暮炊:士兵们早晨等待食物,却只能在晚上才得以解决,反映生活的艰难。
  5. 缩手判支穷措大:无计可施,手足无措的状态。
  6. 攒眉书准老沙弥:眉头紧锁,书信求助于老和尚。
  7. 此是履翁新活计:这是诗人自己新的生活安排,带有无奈。
  8. 雁书多报故人知:写信给老朋友,希望他们了解自己的处境。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痛苦的对比。
  • 比喻:用“锦被”比喻表面的富丽。
  • 拟人:将“雁书”赋予情感,表现对朋友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社会的表象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对友情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哀伤但又不失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战争与权力。
  • 锦被:象征财富与表面繁华。
  • 疮痍:象征社会的痛苦与困扰。
  • 雁书:象征思念与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被”象征什么? A. 富贵的外表
    B. 内心的伤痛
    C. 平凡的生活

  2. “吏那秋敛充春赋”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官员的贪婪
    B. 民众的富裕
    C. 秋天的美好

  3. 诗中提到的“老沙弥”表示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年长的和尚
    C. 一个虚构的人物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潜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吴潜更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朝谒归省文书》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