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时间: 2025-01-04 11:06: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
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
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
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
白话文翻译:
我吟唱着你的苦调,连我这无情之人也沾染上情感。四下望去,车中那心中的忧虑尚未解除,千秋亭下的诗作才刚刚完成。庭院的梧桐树上已有栖息的小鸟,而池塘中的白鹤却没有伴侣来和鸣。从今往后希望你能像那琼树一样,一枝被风吹折,一枝又能重新生长。
注释:
- 沾缨:指沾染上情感。
- 无情尽有情:原本无情的我却因你而感受到情感。
- 四望车中心未释:四周望去,心中的忧虑尚未得到解脱。
- 千秋亭下赋初成:在千秋亭下,诗歌才刚刚写成。
- 栖雏:指栖息的小鸟。
- 无子和声:没有伴侣的白鹤无法和鸣。
- 琼树:指珍贵的树木,象征美好和希望。
典故解析:
- 琼树: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理想或希望,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湘山,唐代诗人,政治家。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古体诗,风格独特,作品中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是刘禹锡因悼念好友崔融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伤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崔融的深切怀念。开篇以“吟君苦调”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音调的感受,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波动。接着,诗人四顾四望,心中的忧虑仍未解开,诗句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千秋亭下的“赋初成”则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创作的共鸣。
“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句中,诗人将庭院中的梧桐与池塘中的白鹤进行对比,前者已栖息小鸟,后者却缺乏伴侣,象征着友人之间的离散与孤独。结尾以“期君比琼树”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虽然经历了风吹折,但依旧期待再生,展现了对生命与友情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刘禹锡深沉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君苦调我沾缨:我吟唱着你的悲苦旋律,连我这无情之人也被感染。
- 能使无情尽有情:你的声音竟能让我无情之人感受到情感的存在。
- 四望车中心未释:四周望去,我的内心仍旧无法释怀。
- 千秋亭下赋初成:在千秋亭下,我的诗作才刚刚完成。
- 庭梧已有栖雏处:庭院的梧桐树上已经有小鸟栖息。
- 池鹤今无子和声:而池塘中的白鹤却没有伴侣共鸣。
- 从此期君比琼树:从今往后希望你能如琼树般美好。
- 一枝吹折一枝生:一枝被风吹折,但另一枝又能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琼树比作友人的美好与希望,寓意深远。
- 拟人:用“无子和声”体现了白鹤的孤独,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栖雏”和“和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崔融的深切怀念,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及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调:象征友人的悲伤,表达对情感的感知。
- 庭梧:象征安宁与归属,寓意友谊的温暖。
- 池鹤:象征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友情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刘禹锡
- C. 王维
- D. 杜甫
-
“庭梧已有栖雏处”中的“栖雏”指的是什么?
- A. 栖息的小鸟
- B. 栖息的昆虫
- C. 栖息的动物
- D. 栖息的人
-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怀念
- C. 失落
- D. 愤怒
答案:
- B. 刘禹锡
- A. 栖息的小鸟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使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情感。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