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景致,诗人走出林间的烟雾,俯视着空旷的石潭。阳光照在摇动的杏树上,风吹过松树,透过碧窗传来松涛的声音。隔着水面,看到一个孤岛,桥如同一条断裂的彩虹。九疑山的南面一切景色,都尽收眼底,仿佛在一寸的眼睛中都看得见。
注释:
- 迥破:迥,远离;破,打破。指远离林烟而出现。
- 俯窥:俯视、窥视。
- 石潭:石头形成的潭水。
- 波摇:波浪摇动。
- 杏梁日:杏树的枝梁在阳光下摇曳。
- 松韵:松树的声音。
- 碧窗:绿色的窗户,形象化。
- 隔水:隔着水面。
- 生别岛:生出一个孤独的岛屿。
- 带桥如断虹:桥横跨水面,像一条断裂的彩虹。
- 九疑南面:九疑山在南方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梦得,号谏议大夫。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于哲理,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
创作背景:
《海阳十咏》的创作背景与刘禹锡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在他被贬到海阳(今山东)期间,他常常游览当地的名胜,创作了多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在海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切云亭》透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诗中不仅有山水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头的“迥破林烟出”让人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走出迷雾,眼前豁然开朗。接着“俯窥石潭空”则表现出俯视潭水的宁静,水的空灵与山林的朦胧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波摇杏梁日”用形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杏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动感和生机。而“松韵碧窗风”则通过声音与色彩的结合,传达出松涛的宁静与窗外清风的拂动,令人心旷神怡。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隔水生别岛”与“带桥如断虹”描绘出幽静的岛屿与桥梁,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之美。最后一句“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则是将眼前的美景与人生的哲思结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沛,展现了刘禹锡在自然中得到的灵感和人生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迥破林烟出:走出林中的烟雾,景色豁然开朗。
- 俯窥石潭空:低头看见清澈的石潭,空旷而宁静。
- 波摇杏梁日:波光粼粼,阳光照耀下的杏树摇曳生姿。
- 松韵碧窗风:松树的声音在窗外轻轻传来,清风徐来。
- 隔水生别岛:隔着水面,看见一个孤独的小岛。
- 带桥如断虹:桥横跨水面,宛若一条断裂的彩虹。
- 九疑南面事:九疑山南面的景致尽收眼底。
- 尽入寸眸中:所有美景都在眼中,似乎只在一寸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带桥如断虹”,形象地将桥比作彩虹,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哲思,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烟:象征迷雾和不确定性,代表着生活中的困惑。
- 石潭:象征清澈与宁静。
- 杏梁:代表生机与希望。
- 松韵:象征自然的声音与和谐。
- 别岛:象征孤独与超脱。
- 断虹:象征美好的事物逝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隔水生别岛”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 A. 孤独
- B. 热闹
- C. 繁华
- D. 寂寞
-
诗人用“带桥如断虹”来比喻什么?
- A. 桥的美丽
- B. 自然的和谐美
- C. 生活的短暂
- D. 生活的艰辛
-
诗中“九疑南面事”指的是?
- A. 一种自然景观
- B. 诗人的回忆
- C. 一种人生哲理
- D. 现实的烦恼
答案:
- A. 孤独
- B. 自然的和谐美
- A. 一种自然景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切云亭》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但《登高》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切云亭》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愉悦。
- 《静夜思》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思乡情绪,与《切云亭》的自然描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集》
- 相关诗词分析书籍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