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3:08:49

吏治群推清且肃,还将雅化及群英。

孝经课诵童骑竹,小学刊施士辟荆。

已把金针施教育,尤将玉尺就裁成。

吾侪拜手赓多福,一缕心香达堑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作者:吴得彰 〔清代〕
吏治群推清且肃,还将雅化及群英。
孝经课诵童骑竹,小学刊施士辟荆。
已把金针施教育,尤将玉尺就裁成。
吾侪拜手赓多福,一缕心香达堑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明的吏治和对士人的推崇,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孝道的经典在儿童中学习,基础教育的推广使士人能够在困境中开辟新路。诗人表达了对教育的期望,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注释:

  • 吏治:指政府的管理和治理。
  • 雅化:指高雅的文化和教育。
  •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强调孝道。
  • 骑竹:指孩子们在学习中如同骑在竹子上,寓意轻松愉快。
  • 金针:比喻教育的精细与重要。
  • 玉尺:象征标准和量度,指教育的规范性。
  • :续,继续的意思。
  • 心香:比喻真诚的祝愿和心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得彰,清代诗人,以清雅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教育、政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政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治理的肯定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清明的吏治与士人们的高雅追求,展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诗人以“吏治群推清且肃”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清明状态的赞美,接着提到“孝经课诵童骑竹”,这不仅表现出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重,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表明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而“已把金针施教育,尤将玉尺就裁成”则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细致和规范,暗示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最后,诗人通过“吾侪拜手赓多福,一缕心香达堑城”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社会的期望,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教育主题,形式上则展现了清代诗人的典雅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吏治群推清且肃:描绘政府管理清明且严谨的状态,表明对良好政务的赞美。
  2. 还将雅化及群英:强调文化的提升与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3. 孝经课诵童骑竹:表明教育内容的传统与儿童学习的轻松愉悦。
  4. 小学刊施士辟荆:小学校的推广为士人开拓了新路。
  5. 已把金针施教育:比喻教育的精细与重要,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6. 尤将玉尺就裁成:象征教育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7. 吾侪拜手赓多福: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8. 一缕心香达堑城:象征着真诚的祝福传递给城市。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金针”与“玉尺”的对比,强调了教育的多重价值。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赞美清明的政治与文化,寄托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吏治:象征政治的清明与公正。
  • 孝经:代表传统文化的传承。
  • 金针:象征教育的精细和重要性。
  • 玉尺:象征教育的规范与标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孝经”主要强调什么?

    • A. 经济
    • B. 孝道
    • C. 兵法
    • D. 诗词
  2. 诗人通过“金针”来比喻什么?

    • A. 财富
    • B. 教育的细致性
    • C. 政治
    • D. 文化艺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家训》
  • 孟子的《孟子》

诗词对比

  • 比较吴得彰的《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吴得彰更侧重于教育的重要性,杜甫则关注社会的动乱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代教育史》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