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十一之五)》

时间: 2025-01-19 19:55:41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白话文翻译:

在绿色的杨树掩映下,烟雾缭绕,轻盈的花穗随风摇曳。
阳光明媚,长时间照耀,扫除青苔覆盖的土地。
香气随着风轻轻飘入窗帘之中。
炉中的檀香余烬还泛着红光。
兰溪河边,正值修祓的节日。
明天就是上巳节了。
不允许因春天的懒散而放纵自己。
景阳钟声在晨曦中响起。

注释:

  • : 指轻柔的样子,这里形容花穗随风摆动。
  • 青苔: 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香断: 香气渐渐消散。
  • 帘风: 风吹动窗帘,带来阵阵清香。
  • 炉心: 指香炉的内部,燃烧的檀香。
  • 檀烬: 指檀香的余烬,象征着宁静和优雅。
  • 修祓: 古代祭祀活动,用以祈求平安和去除灾厄。
  • 上巳: 指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的节日。
  • 景阳: 指景阳冈,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晨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900-970年),字方回,号东篱,宋代著名词人,尤以其词作见长,风格清丽、婉约,诗词兼擅。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菩萨蛮(十一之五)》创作于春夏交替之时,正值自然繁盛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节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的“绿杨眠后拕烟穗”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杨树的绿意与花穗的轻柔构成了一幅安静而和谐的图画。接着,诗人通过“日长扫尽青苔地”的描写,表现了阳光的普照与温暖,仿佛在唤醒大地的生机。

“香断入帘风”一句中,香气的消散与窗帘的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春日的轻盈,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随后,炉心的“檀烬红”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这安逸的时光。

“兰溪修祓禊”引入了节日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古老的习俗,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深度。最后一句“景阳临晓钟”则与开头的春日景象相呼应,使整首诗在时间的流逝中获得了圆满。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哲理,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杨眠后拕烟穗: 描述春日的宁静,杨树绿意盎然,花穗柔美。
  2. 日长扫尽青苔地: 阳光照耀,青苔被清扫一空,传达出春天的温暖。
  3. 香断入帘风: 香气轻盈飘入窗帘,表现出春日的柔和与舒适。
  4. 炉心檀烬红: 香炉中的余烬仍在闪烁,象征着宁静的生活气息。
  5. 兰溪修祓禊: 引入节日氛围,体现文化习俗。
  6. 上巳明朝是: 提到即将到来的节日,增加了时间的紧迫感。
  7. 不许放春慵: 劝诫人们不要懒散,要珍惜春天的美好。
  8. 景阳临晓钟: 晨钟声响起,带来新的希望与启示。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应珍惜生活、迎接节日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 代表生命与青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青苔: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沉寂。
  • 檀烬: 代表宁静与优雅,表达内心的平静。
  • 兰溪: 古代的文化象征,代表着节日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元宵节
    b) 上巳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 “绿杨眠后拕烟穗”中的“拕”指什么? a) 美丽
    b) 轻柔
    c) 繁茂
    d) 低垂

  3. 诗中提到的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 a) 窗外
    b) 窗帘
    c) 香炉
    d) 花园

答案:

  1. b) 上巳节
  2. b) 轻柔
  3. b) 窗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 贺铸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贺铸更注重于春的生机与文化习俗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常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