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时间: 2025-01-19 19:51:53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白话文翻译:

彩舟承载着离愁,轻轻地荡漾在水上。无端又借着樵夫的微风送走。波光荡漾,夕阳渐渐西沉,令人心醉神迷,无法自持。美好的夜晚,谁能与我共享呢?只得依赖窗前的梦境。可惜梦醒时分,又是一番新的离别!

注释:

  • 彩舟:指装饰华丽的小船,象征着轻盈和美好。
  • 离愁:指离别时的愁苦情感。
  • 樵风:樵夫的风,形容自然的微风,带有轻松随意的意味。
  • 波渺:水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且安静。
  • 销魂:形容心神失去,沉醉于某种情感中。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窗间梦:指在窗前的梦境,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新别离:新的离别,表达出再次失去的痛苦。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离愁”这一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提及,表现了许多文人对离别的感慨。此外,“窗”作为意象在诗中常常象征着对外界的渴望与现实的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0),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词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著称。他的词风兼具豪放与婉约,善于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贺铸身处此时,感受到离别之苦,因而写下这首充满离愁的词作。诗中表现了他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奈的心情。

诗歌鉴赏: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离愁与思念。开头的“彩舟载得离愁动”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船只,更引出了内心深处的愁苦。接着,通过“无端更借樵风送”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现出离愁的无形与无奈。

诗中的“波渺夕阳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夕阳西下,波光粼粼,令人沉醉,但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来临。此时的“销魂不自持”则将情感推向了极致,表达了无法自控的痛苦与思念。

“良宵谁与共”则展现了孤独的情感,面对美好的夜晚却无人分享,诗人只能寄情于窗前的梦中。最后一句“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则以梦境作为寄托,既是对离别的无奈感叹,也是对未来再次分别的预感,情感深沉而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彩舟载得离愁动”:彩舟承载着离愁,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2. “无端更借樵风送”:无意中借助自然的微风送走愁苦,体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态。
    3. “波渺夕阳迟”:水波渺茫,夕阳西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哀伤的氛围。
    4. “销魂不自持”:沉醉于此情此景,无法自拔。
    5. “良宵谁与共”:美好的夜晚,却无人共享,表现出孤独感。
    6. “赖有窗间梦”:梦境成为慰藉,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可奈梦回时”:梦醒时分,带来新的离愁。
  • 修辞手法

    1. 拟人:将自然的风拟人化,赋予情感。
    2.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音乐感。
    3. 比喻:将离愁比作波光与夕阳,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本诗以离愁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即将到来的别离之痛。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情感上的深刻体验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彩舟:象征美好与轻盈,承载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 樵风:代表自然的轻柔,暗示无形的情感流动。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象征现实与内心世界的隔阂。
  • :代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彩舟载得离愁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离愁
    • C. 愤怒
  2. “良宵谁与共”中的“良宵”指的是?

    • A. 美好的夜晚
    • B. 惨淡的夜晚
    • C. 寒冷的夜晚
  3. 诗中提到的“窗间梦”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梦想与希望
    • C. 离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深切的离愁,但贺铸的表达更为内敛,注重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直白,情感更为激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贺铸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