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一夜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
白话文翻译:
我自怜三十岁还未去远游,靠近水边寻访山野度过这个秋天。一夜的雨声仿佛带来了多少烦恼,却又不去细想,尽数涌上心头。
注释:
- 自怜:自我怜悯,感到可怜。
- 三十未西游:三十岁还没有出远门旅行。
- 傍水寻山:靠近水边,寻找山林,意指游玩或漫步。
- 过却秋:度过秋天。
- 一夜雨声:整夜的雨声。
- 多少事:许多事情,通常指烦恼或心事。
- 不思量尽到心头:不去细想,所有的心事都涌上心头。
典故解析:
“未西游”里的“西游”可以理解为出游,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对人生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傍水寻山”是古代文人游玩的常见场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道融(约 736-788),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崔道融三十岁时,正值中年,正是人生的一种思考期。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夕》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因雨声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诗的开头以自怜的方式引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三十岁尚未出游的无奈,借此引出对秋天的感慨。秋天本身象征着收获和成熟,但在这里却带有一丝萧瑟和惆怅,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追忆。
“傍水寻山”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雨声的描写则是诗中情感的转折点,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烦恼。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却在意境上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怜三十未西游:诗人自我感叹,三十岁仍未曾出远门游历,暗示对生活的不满。
- 傍水寻山过却秋:在秋天的时节,诗人选择在水边和山中游玩,享受自然,但也显得有些孤独。
- 一夜雨声多少事:雨声的回响让他想起了许多心事,仿佛在倾诉心中的苦闷。
- 不思量尽到心头:诗人选择不去深思这些烦恼,但它们依然如潮水般涌来,无法逃避。
-
修辞手法:
- 拟人:雨声似乎带来了“多少事”,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傍水寻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对过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水与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旅程。
- 秋:象征成熟与凋零,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雨声:象征内心情感的波动与思绪的纷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自怜的原因是什么?
- A. 因为未曾出游
- B. 因为失去亲人
- C. 因为生活贫困
-
“傍水寻山”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城市的厌倦
- C. 对朋友的怀念
-
“一夜雨声多少事”的意思是什么?
- A. 雨声让人快乐
- B. 雨声带来了烦恼
- C. 雨声让人安静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秋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通过自然描写反映内心情感,前者更倾向于个人的忧虑,后者则表现出宁静的心境。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崔道融生平与作品分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