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遇雨二首》

时间: 2025-01-14 08:16:50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上遇雨二首
作者: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
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
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回塘边的雨点如丝线般细密,
野禽不敢出声,沉醉于飞翔的鱼群。
农夫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忙着耕作和钓鱼,
秋天的田野在这淋漓的雨中显得格外有希望。

第二首:
我坐着看着黑云带着狂风暴雨而来,
而前面的山却被阳光洒下,独自晴朗。
忽然惊觉,云雨就在头顶上,
却发现山前的晚霞是如此明亮。

注释:

  • 缫丝:细长的丝,形容雨点细腻如丝。
  • 沈鱼飞:形容鱼在水中游动,野禽不敢出声,生动描绘了雨中的宁静。
  • 耕蓑钓笠:指农夫的工作状态,耕作和钓鱼,体现了农村生活。
  • 淋漓:形容雨水淋漓,湿润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秋田”一词常常与丰收的希望相联系,暗示着农民对秋季的期待和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道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作者在溪边遇雨的情景中,生动描绘了秋天的农村生活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溪上遇雨二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雨中的农村景象。诗的第一首通过细腻的雨脚、野禽与鱼群,构建出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雨的细腻如丝,既表现了自然的柔美,也象征着生命的细腻与脆弱。诗中农夫的忙碌则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二首则转向对比,黑云带来暴雨,而前面的山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分外明亮。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多变,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希望与光明。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生活的思考,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首前两句描绘了细雨中的宁静,后两句则转向农民的忙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二首前两句对比了即将来临的暴雨与山前的阳光,后两句则引入惊叹,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点比作细丝,形象生动。
  • 对比:黑云与明亮的山前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变化的自然中寻找希望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滋润,常与希望、丰收联系在一起。
  • 黑云:象征着即将来临的困难或挑战。
  • 山前的晚照: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回塘雨脚如缫丝”的意思是?
    A. 雨点很大
    B. 雨点细如丝线
    C. 雨停了

  2. 第二首中,前山独晴代表了什么?
    A. 暴雨来临
    B. 生活的希望
    C. 星空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在自然中反映出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对比
崔道融的《溪上遇雨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景象,但崔道融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生活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强调诗意的氛围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