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上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白话文翻译:
在雨水滋润的高田上,田地显得一片苍白。我披着蓑衣,在半夜里耕作。人和牛的力气都已经用尽,东方的天色仍旧未明。
注释:
- 雨足:雨水充足。
- 高田白:高处的田地因雨水而显得白亮。
- 披蓑:披上蓑衣(用以遮挡雨水的衣物)。
- 半夜耕:夜间耕作。
- 人牛:指人和牛(耕作的工具)。
- 力俱尽:力量都用尽了。
- 东方殊未明:东方的天色仍然没有亮起来。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夜间耕作的情景,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 704-754年),字子良,号白云,唐代诗人,主要以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民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农业社会,农民的辛勤劳作是社会生存的基础。诗中描绘的情景反映了农民在雨后清晨的艰辛与不易,表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田上》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雨后高田上辛勤耕作的景象。诗的开头“雨足高田白”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雨水滋润了田地,使得田野显得格外苍白而清新,呈现出一种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的“披蓑半夜耕”,则展示了农民在夜间艰辛劳作的场景,表现出他们对农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则加深了夜间劳作的艰难与困顿,传达出一种辛苦与无奈,表现出农民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劳动精神,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足高田白:描绘雨后田地的情景,雨水充足使得田地显得白亮,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披蓑半夜耕:农民在夜间耕作,披着蓑衣,表现了为生活而努力的精神。
- 人牛力俱尽:人和牛的力量都已耗尽,突显出劳动的辛苦。
- 东方殊未明:天色尚未亮,暗示着农民的努力尚未看到成果,带有一丝无奈和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雨”、“高田”、“蓑衣”等自然意象,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及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农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奋斗的精神,表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农业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滋润了土地。
- 高田:代表农田,象征着农民的劳动与生活。
- 蓑衣:象征着农民的辛勤与坚韧。
- 东方:暗示着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足高田白”意思是: A. 雨水少,田地干燥
B. 雨水充足,田地滋润
C. 田地被淹没 -
“披蓑半夜耕”中的“披蓑”指的是: A. 披上衣服
B. 披上蓑衣
C. 披上披风 -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侧重于春天的生机勃勃。
- 《夏日田园杂兴》: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悠闲与宁静,与《田上》在情感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