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分飞(九日)
袁去华 〔宋代〕
平日悲秋今已老。
细看秋光自好。
风紧寒生早。
漫将短发还吹帽。
寂寞东篱人不到。
只有渊明醉倒。
一笑留残照。
世间万事蝇头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平日里对秋天的悲伤,在如今年岁已高的情况下,似乎变得更加深刻。细细观察秋日的光景,发现其中的美好。寒风刺骨,早早就带来了冬的气息。漫不经心地将短发吹起,仿佛在与帽子告别。孤独的身影在东篱下无人问津,唯有陶渊明在此时醉倒,留下一个笑容,照亮了残存的阳光。世间万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注释:
- 惜分飞:惜别的情感,隐含对秋天的留恋。
- 平日悲秋今已老:平常对秋天的悲伤,现在年纪大了,感触更深。
- 东篱:指陶渊明的东篱,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境地。
- 渊明:指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隐士诗人,以其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特别是在抒情诗方面表现突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值秋天,正是思念与感伤交织的季节。重阳节不仅是对老人的关怀,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惜分飞》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秋天和生命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平日悲秋今已老”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随着年纪的增长,对秋天的感受愈发复杂。细看秋光虽然优美,但这美好却伴随着寒意的来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代表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寂寞东篱人不到”一句则更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东篱的意象引发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仿佛在对比自己与陶渊明的生活状态。结尾“一笑留残照”,不仅是对秋天短暂美好的感慨,也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尽管世间万事如同“蝇头小”,诗人依然选择以微笑面对。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美,令读者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也产生一种与自然和解的宁静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日悲秋今已老”: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与年岁的感慨。
- “细看秋光自好”:在悲伤中也发现秋天的美。
- “风紧寒生早”:秋风带来的寒意,似乎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 “漫将短发还吹帽”:随意的举动中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寂寞东篱人不到”:隐喻孤独的境地,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在此对比。
- “只有渊明醉倒”:陶渊明醉酒之景象,传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一笑留残照”:寓意虽有遗憾但仍保留一丝美好。
- “世间万事蝇头小”:表达对人生琐事的淡然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美与生命的短暂做了比较。
- 拟人:秋光被赋予了自我美好的特征。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哲理。
意象分析:
- 秋: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思考的时刻。
- 东篱:陶渊明的隐逸之地,象征着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渊明:代表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 蝇头小:象征着世事的微不足道,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袁去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生命的无常与秋天的美
- C) 对冬天的恐惧
答案:
- B) 宋代
- B) 陶渊明
- B) 生命的无常与秋天的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亲密。
- 杜甫的《秋兴八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袁去华的《惜分飞》与陶渊明的《饮酒》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袁去华的作品更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秋天的感伤,而陶渊明则更加侧重于自然的美与隐士的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集》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与分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