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坡仙独乐赋新诗,秀野於公两得之。山卉名花同一囿,调元妙手本无私。
白话文翻译:
白话文翻译:
坡仙(指李白)独自在这里写诗,享受自己的快乐,而这片秀美的野外,既是他自己所爱的风景,也是他所公享的。山中各种花卉同处一个园子,调和自然的技艺,他的手法本来就没有私心。
注释:
- 坡仙:李白的别号,诗中意指他。
- 独乐:独自享受快乐。
- 秀野:美丽的自然风光。
- 於公:在公共的场合或意义上。
- 山卉:山中的花草。
- 名花:有名的花卉。
- 囿:园子,意指围起来的地方。
- 调元妙手:调和自然的巧妙技艺。
- 本无私:本质上没有私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思想深邃,文风清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的秀美和人文情怀,展现出浓厚的道家哲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山园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李白诗歌的钦佩。诗人以李白的“独乐”作为引子,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提到李白,作为“坡仙”的他,象征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和高远的理想。李白的诗歌常常充满豪情,似乎在呼唤着诗人去追求那份来自自然的快乐。
“秀野於公两得之”一句,强调了这片秀美的自然不仅是个人的享受,也是大家共同的财富,体现了一种共享的美好愿景。对自然的享受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共鸣。
后两句描绘了山中花卉的和谐美,提到“调元妙手本无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艺术创作态度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对无私创作精神的向往,表现出一种道德和艺术的统一。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坡仙独乐赋新诗:提到李白,强调他独自享受快乐并创作新诗,传达了对李白精神的向往。
- 秀野於公两得之:这片美丽的野外既是个人的乐园,也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美好,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山卉名花同一囿:山中花卉名贵而多样,共同处于这一园中,表现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调元妙手本无私:调和自然的技艺出自无私之心,强调艺术创作应当追求真、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诗人心灵的归宿,表达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山卉名花”和“调元妙手”相对。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理解与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李白的崇敬之情,同时呼唤人们对自然的珍视与对艺术的无私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坡仙:象征自由的精神与高远的理想。
- 秀野:代表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 山卉、名花:象征着自然的多样性与丰饶。
- 调元妙手:象征艺术创作的巧妙与无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坡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
“秀野於公两得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私
B. 共享与和谐
C. 随意
D. 忧愁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B. 与自然和谐共处
C. 追求财富
D. 个人英雄主义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类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多偏向于静谧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形式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