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三十七》

时间: 2025-01-10 05:37:35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

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

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

当此鍊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
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
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
当此鍊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白话文翻译:

在九真山上,楼台相接,
日月交替,紫气弥漫。
北海之下生长着金色的芍药,
南海宫殿里出产着玉石般的瑰宝。
三清的门户,三田的深奥,
九转的工夫,经历九次的回转。
在这炼成无价之宝的时刻,
任凭别人笑我痴傻。

注释:

  • 九真山:道教名山,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 紫气:象征祥瑞的气象,常与长生不老、修道成仙有关。
  • 金芍药:一种珍稀的花卉,象征财富和美好。
  • 南溟:即南海,古代称谓,常与神话传说相联系。
  • 三清:道教的三位主要神明,象征道教的最高境界。
  • 九转:指炼丹术中的一种过程,象征着修炼的艰辛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道士,擅长道教诗词,作品多与修道、炼丹相关,体现出他对道教哲学的追求与理解。

创作背景: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张继先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修道生涯中,旨在传达道教的炼丹思想和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三十七》通过绚丽的意象与丰富的修辞,展现了道教炼丹的过程及其深邃的哲理。开头描绘了九真山的雄伟与日月交替的神奇景象,紫气的浮现象征着气运与祥瑞,构建了一个灵动的道教世界。在诗中,北海与南海的意象不仅仅是地理的描绘,更是象征着修道者所追求的珍贵与美好。金芍药与玉攻瑰分别代表财富与美丽,暗示了修道者通过修行获得的内在与外在的财富。

接下来的“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则将诗意推向了更深的哲学层面,强调了修行的艰难与复杂。九转工夫的提及,显示出炼丹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经历无数的挫折与挑战。最后一句“从教人笑我痴騃”则是诗人对外界评价的无畏,展现了他对修道理想的坚定信念,尽管被人嘲笑,他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追求。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成功地传达了道教思想的复杂性与美丽,激发了读者对修道生活的无限想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真山上接楼台:描绘了九真山的壮观,楼台相接暗示着神仙居所。
  2. 日月浮生紫气堆:日月交替,紫气上升,暗示天地的变化与生机。
  3. 北海下生金芍药:北海深处生长着珍贵的金芍药,象征财富与美。
  4. 南溟宫产玉攻瑰:南海的宫殿里出产玉石般的瑰宝,强调道教的神秘与珍稀。
  5. 三清门户三田奥:三清神明的门口,三田的深奥,示意道教的高深。
  6. 九转工夫九辙回:炼丹的过程复杂,需经历多次的回转与修行。
  7. 当此鍊成无价宝:在炼成宝物的时刻,象征着修道的成功。
  8. 从教人笑我痴騃:即使被人嘲笑,诗人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修道过程相联系,如“日月浮生”。
  • 对仗:上下联句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金芍药、玉攻瑰等意象象征修道者的追求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道教修道生活的赞美和对外界讥讽的不屑,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强调了内在的修行与外在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真山:象征道教的理想境界。
  • 紫气:祥瑞的象征,代表着修道成功的希望。
  • 金芍药:财富与美的象征,体现修道的收获。
  •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明,象征着最高的修道目标。
  • 九转:炼丹过程的复杂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
    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自然景观
    B. 神仙居所
    C. 战争场面
    D. 快乐生活

  2. 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
    这两句中的“金芍药”和“玉攻瑰”象征了什么?
    A. 财富与美好
    B. 友谊与爱情
    C. 学问与智慧
    D. 努力与成功

  3. 当此鍊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诗人对外界的嘲笑态度是?
    A. 反感
    B. 不在乎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教诗歌集》
  • 《金丹大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张继先的《金丹诗》均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人生享受,而张继先则强调修道与内在的修炼。

参考资料:

  • 《宋代道教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