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蛾眉已被生前妒,
鱼腹犹遭死后诬。
把似与龙争角黍,
何如随俗饮菖蒲。
白话文翻译:
蛾眉已经被生前的妒忌所妨碍,
鱼腹在死后仍然受到诬陷。
拿来与龙争斗的角黍相比,
不如顺应世俗,喝喝菖蒲酒。
注释:
- 蛾眉:指的是美人的眉毛,这里用来比喻美貌的女子。
- 妒:嫉妒,指生前因美貌而引来的嫉妒。
- 鱼腹:可能指代鱼的内脏,寓意或象征被冤屈的身世。
- 角黍:一种植物,古时与龙争斗的象征,表达一种激烈的竞争。
- 菖蒲:一种植物,古人常用其根茎酿酒,寓意顺应世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道济,号梦得,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时事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诗中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嫉妒与误解,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选择。
诗歌鉴赏:
《又七言三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以“蛾眉已被生前妒”引入,表现了对美貌与才华被人嫉妒的无奈。接着“鱼腹犹遭死后诬”则暗示了即便在死后,个人名声与形象仍然难以摆脱诬陷,反映出对人性复杂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把似与龙争角黍”这一句则通过与龙争斗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争斗的反思,是否值得去追求这种激烈的竞争。而最后一句“何如随俗饮菖蒲”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宁愿顺应世俗,享受简单与平和的生活。这种选择虽显无奈,却也显得更为理智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蛾眉已被生前妒:美人的容颜因生前的人们的嫉妒而受到影响,暗示美丽在世俗中遭遇的苦难。
- 鱼腹犹遭死后诬:即使死后,名声也可能遭到误解与诬陷,反映出历史对个人的无情。
- 把似与龙争角黍: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的竞争与激烈。
- 何如随俗饮菖蒲:最终选择顺应世俗,享受简单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释然与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蛾眉”、“鱼腹”等形象化的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龙”和“菖蒲”象征名利与平和的生活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美丽和名声在世俗中的脆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蛾眉:象征美丽与才华,却又容易被嫉妒所伤。
- 鱼腹:暗示身世的冤屈与不公。
- 龙:象征激烈的竞争与追求极致的精神。
- 菖蒲:代表顺应生活、享受平和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蛾眉”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 A. 美人的眼睛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情感
-
诗中“鱼腹”暗示了什么?
- A. 历史的无情
- B. 美丽的容颜
- C. 生活的乐趣
- D. 竞争的激烈
-
诗人最后选择“随俗饮菖蒲”意味着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享受简单生活
- C. 争取公正
- D. 追求美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 李白《将进酒》:尽管同样对人生有所思考,但更多表现了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