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时间: 2025-01-01 17:56:20

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

一声渔唱起苹汀。

名利缘渠唤醒。

短棹拟携西子,长吟时吊湘灵。

白鸥容我作同盟。

占取两湖清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作者: 黄机 〔宋代〕

漠漠波浮云影,
遥遥天接山痕。
一声渔唱起苹汀,
名利缘渠唤醒。
短棹拟携西子,
长吟时吊湘灵。
白鸥容我作同盟,
占取两湖清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波荡,云影浮动的景象,远处的天际与山影相接。渔夫在浮萍边唱着歌声,唤醒了对名利的思索。短小的桨划着水,想要邀约西子(西湖的美人),长吟的同时怀念湘灵(屈原的灵魂)。白鸥愿意成为我的盟友,携带着两湖的清晰影像。


注释:

  • 漠漠:形容景色的朦胧。
  • 苹汀:浮萍边缘的沙洲。
  • 名利:指名声和利益。
  • 西子:指西湖的美人,典指美丽的女子。
  • 湘灵:指屈原的灵魂,湘水即指湘江。
  • 白鸥:一种水鸟,象征自由与清澈。

典故解析:

  • 西子:源于《红楼梦》中提到的西湖美人,象征美丽与理想。
  • 湘灵:典出屈原的《离骚》,象征着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机,字仲明,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自幼聪慧,才情出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机游览洞庭湖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的哲学看法。


诗歌鉴赏: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以其悠远的意境和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通过描绘水面和天空的交融,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接下来的“一声渔唱起苹汀”,则通过渔夫的歌声,打破了宁静,唤醒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挣扎。短棹和长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的“白鸥容我作同盟”,不仅象征了追求自由的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清澈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漠漠波浮云影:描绘了湖面波动与云影交织的朦胧景象。
    • 遥遥天接山痕:远处天与山相接,营造出一种辽远的感觉。
    • 一声渔唱起苹汀:渔夫的歌声在浮萍边响起,打破了宁静。
    • 名利缘渠唤醒:名利之事在此刻唤醒了诗人的思考。
    • 短棹拟携西子:想用短舟邀请美丽的西子。
    • 长吟时吊湘灵:在吟唱的同时怀念屈原的精神。
    • 白鸥容我作同盟:希望白鸥成为自己的盟友,象征自由与清澈。
    • 占取两湖清影:希望能占有两湖的美景与清影。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鸥”比喻自由与理想。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白鸥容我作同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追求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波、云:象征着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 渔唱:代表着人们在自然中寻求的宁静与生活的乐趣。
  • 白鸥:象征着自由、纯洁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的美人?
    A. 西湖
    B. 洞庭湖
    C. 长江

  2. “漠漠波浮云影”中的“漠漠”是指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3. 诗中提到的“湘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机的《西江月》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黄机则更倾向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