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幅生绡玉不如。帘波的的见唇朱。相思飘满莫愁湖。应是情多频掷眼,何妨载去共当垆?别来曾否忆人无。
白话文翻译:
一幅生绡的画作再美也不如你。帘子轻轻摇曳,映出你红润的嘴唇。我的思念如同湖水般荡漾,满满都是对你的牵挂。想必是因为情意太深,才忍不住频频投去眼神,何妨带着这份情感一起去喝酒聊天?自从分别以来,你是否曾经想念过我?
注释:
- 生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于制作帷幔或衣物。
- 唇朱:形容嘴唇红润美丽。
- 莫愁湖: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湖泊,常用来表达相思之情。
- 当垆:指在酒肆酒楼中,通常是卖酒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之间常有情感交流,诗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的第九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以“生绡玉”引入,不仅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对爱人容貌的赞美。接着,通过“帘波的的见唇朱”的描写,展现了如梦如幻的情景,仿佛眼前便是那位心中所念的女子,令人神往。
“相思飘满莫愁湖”更是情感的高潮,湖水的波动象征着心中无尽的思念,诗人以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应是情多频掷眼”一句,既表现了思念的强烈,也暗示了对方的存在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尾的“别来曾否忆人无”则令人感到淡淡的忧伤,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对彼此感情的珍视,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幅生绡玉不如”:美丽的画作比不上你。
- “帘波的的见唇朱”:轻柔的帘子摇曳,映出你红润的嘴唇。
- “相思飘满莫愁湖”:思念如湖水般涌动,满是对你的牵挂。
- “应是情多频掷眼”:想必是情意太深,才频频投去目光。
- “何妨载去共当垆”:何不带着这份情感一起去喝酒?
- “别来曾否忆人无”:自从分别后,你是否想念过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湖水,形象生动。
- 对仗:通过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情感展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生绡:象征着美、轻柔。
- 唇朱:代表着美丽与吸引。
- 莫愁湖: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生绡”是什么? A. 一种美丽的花
B. 一种轻薄的丝绸
C. 一种饮品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莫愁湖”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思念与情感
C. 忧愁与烦恼
答案:B -
诗人希望与对方一起做什么? A. 赏花
B. 喝酒聊天
C. 游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运用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在情感深度上有所相似,但在意象和修辞上有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