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光亭 吴则礼 〔宋代〕 畴昔九列干典利,谁言复过流光亭。 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朝中担任高官,掌管重要事务,谁能说再次经过这流光亭。 岁月如关河般流逝,让人两鬓斑白,怎敢与青春的杨柳比青翠。
注释:
字词注释:
- 畴昔:从前,往昔。
- 九列:古代官职的一种,指高官。
- 干典利:掌管重要事务。
- 流光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亭子。
- 关河:指关山和河流,比喻岁月的流逝。
- 两鬓老:指人因岁月流逝而两鬓斑白。
- 杨柳:指年轻的杨柳树,象征青春。
典故解析:
- 无具体典故,但“流光亭”可能是一个有历史或文化背景的地名,具体典故需进一步考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经历官场生涯后,再次经过某个有历史意义的亭子时,感慨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昔的高官生涯和现今的岁月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无情和青春不再的深刻感慨。诗中“畴昔九列干典利”一句,回顾了作者曾经的辉煌,而“谁言复过流光亭”则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后两句“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则通过关河和杨柳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青春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畴昔九列干典利”:回顾作者曾经在朝中担任高官,掌管重要事务的辉煌岁月。
- “谁言复过流光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流光亭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 “关河向人两鬓老”:通过关河比喻岁月的流逝,形象地描绘了人因岁月而两鬓斑白的情景。
- “敢与杨柳论青青”:通过杨柳的青翠象征青春,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关河比喻岁月的流逝,用杨柳比喻青春。
- 对比:通过往昔和现今的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青春的短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不再,通过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无情和人生易老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河:比喻岁月的流逝。
- 杨柳:象征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畴昔九列干典利”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经历? A. 作者曾经在朝中担任高官,掌管重要事务。 B. 作者曾经在流光亭度过美好时光。 C. 作者曾经与杨柳比青翠。 D. 作者曾经在关河边感慨岁月。
-
诗中“关河向人两鬓老”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敢与杨柳论青青”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青春的无奈 C. 对青春的羡慕 D. 对青春的恐惧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吴则礼《流光亭》: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但苏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梦境的追忆,而吴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吴则礼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