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贯道求双幅图》

时间: 2025-01-19 13:29:57

江郎平生笔五色,戏遣秀句为奇石。

好绢自作凌乱光,万里须论才咫尺。

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

孤舟自横天拍水,江南江北多云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贯道求双幅图 吴则礼 〔宋代〕 江郎平生笔五色,戏遣秀句为奇石。好绢自作凌乱光,万里须论才咫尺。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孤舟自横天拍水,江南江北多云沙。

白话文翻译:

江郎一生擅长用五色笔,戏谑地以秀美的诗句描绘奇石。优质的绢布自然散发出凌乱的光芒,论才华,虽远隔万里,却只在咫尺之间。大儿小儿不值得夸耀,右丞和北苑之间也有等级差别。孤舟独自横卧,天水相拍,江南江北多有云沙。

注释:

  • 江郎:指江淹,南朝文学家,传说他梦笔生花,笔下生五色。
  • 五色:指五彩斑斓,比喻文采斐然。
  • 秀句:优美的诗句。
  • 好绢:优质的绢布。
  • 凌乱光:形容绢布自然散发的光芒。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大儿小儿:指普通人,不值得夸耀。
  • 右丞北苑:指官职等级,右丞为高官,北苑可能指较低的官职。
  • 孤舟自横:形容孤舟独自横卧,无人问津。
  • 天拍水:形容天水相接的景象。
  • 多云沙:形容江南江北多沙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则礼应友人从贯道之求,为其绘制双幅图而作的题诗。诗中通过对江淹五色笔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华的推崇,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场等级的不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淹五色笔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才华的推崇。诗中“好绢自作凌乱光”一句,以绢布的光芒比喻才华的自然流露,形象生动。“万里须论才咫尺”则强调了才华的普遍性和亲近性。后两句通过对官场等级的隐喻,表达了对平凡人生的不屑,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江郎平生笔五色”,以江淹的典故开篇,赞美了诗人的文采。
  • “戏遣秀句为奇石”,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诗人以诗句描绘奇石的轻松与自如。
  • “好绢自作凌乱光”,用绢布的光芒比喻才华的自然流露。
  • “万里须论才咫尺”,强调了才华的普遍性和亲近性。
  • “大儿小儿何足誇”,表达了对平凡人生的不屑。
  • “右丞北苑有等差”,隐喻官场等级,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
  • “孤舟自横天拍水”,描绘了一幅孤舟横卧的静谧画面。
  • “江南江北多云沙”,以江南江北的沙地,象征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好绢自作凌乱光”,以绢布的光芒比喻才华的自然流露。
  • 拟人:如“孤舟自横”,赋予孤舟以人的姿态。
  • 对仗:如“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才华的赞美和对官场等级的不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平凡人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五色笔、秀句、奇石、好绢、凌乱光、咫尺、大儿小儿、右丞北苑、孤舟、天拍水、多云沙。
  • 详细解释:五色笔象征文采,秀句和奇石代表诗人的创作,好绢和凌乱光比喻才华的自然流露,咫尺强调才华的亲近性,大儿小儿和右丞北苑隐喻官场等级,孤舟和天拍水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观,多云沙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郎平生笔五色”中的“江郎”指的是谁? A. 江淹 B. 江总 C. 江万里 D. 江文通

  2. “好绢自作凌乱光”一句中,“好绢”比喻的是什么? A. 才华 B. 官职 C. 美景 D. 奇石

  3. “万里须论才咫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才华的普遍性 B. 才华的稀缺性 C. 才华的遥远性 D. 才华的局限性

  4. “孤舟自横天拍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市集 B. 静谧的自然景观 C. 繁忙的码头 D. 喧嚣的战场

答案:

  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安石《泊船瓜洲》: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吴则礼的《从贯道求双幅图》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但吴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才华的推崇和对官场的不屑,而苏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吴则礼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