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

时间: 2025-01-01 13:07:25

昼蝇方少夜蚊多,摇脱霜纨奈热何。

独向中庭待明月,一身清露泻金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蝇方少夜蚊多,摇脱霜纨奈热何。 独向中庭待明月,一身清露泻金波。

白话文翻译:

白天苍蝇较少,夜晚蚊子却很多,挥动着薄如霜的纨扇,却依然难以抵挡炎热。 独自站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全身被清凉的露水浸透,月光如金波般倾泻而下。

注释:

  • 昼蝇:白天的苍蝇。
  • 夜蚊:夜晚的蚊子。
  • 霜纨:形容扇子薄如霜雪。
  • 奈热何:如何应对炎热。
  • 中庭:庭院中央。
  • 清露:清凉的露水。
  • 泻金波:形容月光如金色的波浪般倾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作者在庭院中等待月亮的升起,感受着夜晚的清凉与宁静,借此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炎热夏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天与夜晚的景象,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独特魅力。首句“昼蝇方少夜蚊多”巧妙地描绘了夏日昼夜的差异,白天苍蝇较少,而夜晚蚊子却很多,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现象,也隐喻了人们对不同时间的感受。第二句“摇脱霜纨奈热何”则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日的无奈,即使挥动着薄如霜的纨扇,也难以抵挡酷热。后两句“独向中庭待明月,一身清露泻金波”则转向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作者独自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全身被清凉的露水浸透,月光如金波般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昼蝇与夜蚊的对比,展现了夏日昼夜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时间的感受。
  • 第二句通过“摇脱霜纨奈热何”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日的无奈,即使挥动着薄如霜的纨扇,也难以抵挡酷热。
  • 第三句“独向中庭待明月”转向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作者独自在庭院中等待明月的出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 第四句“一身清露泻金波”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全身被清凉的露水浸透,月光如金波般倾泻而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昼蝇与夜蚊的对比,展现了夏日昼夜的差异。
  • 拟人:将月光比喻为金波,赋予了月光动态的美感。
  • 意象:通过“清露”和“金波”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炎热夏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清露:象征着清凉与纯净,表达了作者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
  • 金波:比喻月光,赋予了月光动态的美感,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纨”是指什么? A. 扇子 B. 衣服 C. 食物 D. 乐器

  2. 诗中“一身清露泻金波”中的“金波”指的是什么? A. 露水 B. 月光 C. 波浪 D. 黄金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象的欣赏? A. 白天的苍蝇 B. 夜晚的蚊子 C. 夜晚的明月 D. 白天的炎热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而苏轼的赋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