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早起探晴》

时间: 2025-01-04 09:22:42

山鸟啭晴日,独行风满林。

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

侧石惊新滑,垂萝爱近深。

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鸟啭晴日,独行风满林。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侧石惊新滑,垂萝爱近深。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鸟儿在晴朗的日子里鸣叫,我独自一人在风满的林中行走。溪边的花朵香气扑鼻,岩石间的水流清澈,让人心情宁静。侧面的石头因为新雨而显得滑溜,垂下的藤萝让人喜爱其深邃。我在这里享受着清静的乐趣,不像那些戴着华丽发簪的人。

注释:

  • 山鸟啭晴日:山鸟在晴朗的日子里鸣叫。啭,鸟鸣声。
  • 独行风满林:独自一人在风满的林中行走。
  • 涧花薰野袂:溪边的花朵香气扑鼻,野袂指野外行走时的衣袖。
  • 岩水油幽襟:岩石间的水流清澈,油,形容水流光滑。幽襟,指心情宁静。
  • 侧石惊新滑:侧面的石头因为新雨而显得滑溜。
  • 垂萝爱近深:垂下的藤萝让人喜爱其深邃。
  • 萧然此清兴:萧然,形容清静。清兴,清静的乐趣。
  • 不似戴华簪:不像那些戴着华丽发簪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独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山中独行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独行的情景。诗中,“山鸟啭晴日”一句,以鸟鸣声为引子,开启了全诗的自然画卷。随后的“独行风满林”,“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等句,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鸟啭晴日”:以鸟鸣声为引子,开启了全诗的自然画卷。
  • “独行风满林”:描绘了作者在风满的林中独行的情景。
  • “涧花薰野袂”:通过对溪边花朵香气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岩水油幽襟”:以岩石间清澈的水流,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宁静。
  • “侧石惊新滑”:通过对侧面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细腻变化。
  • “垂萝爱近深”:以垂下的藤萝,表达了作者对深邃自然的喜爱。
  • “萧然此清兴”: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不似戴华簪”:通过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强调了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
  • 比喻:如“岩水油幽襟”,用“油”形容水流的光滑。
  • 对比:如“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通过对比,强调了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鸟: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涧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香气。
  • 岩水:象征自然的清澈与宁静。
  • 侧石:象征自然的细腻变化。
  • 垂萝:象征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鸟啭晴日”中的“啭”是什么意思? A. 鸟鸣声 B. 鸟飞翔 C. 鸟栖息
  2. 诗中“涧花薰野袂”中的“野袂”指的是什么? A. 野外行走时的衣袖 B. 野外的花朵 C. 野外的树木
  3. 诗中“岩水油幽襟”中的“油”是什么意思? A. 油滑 B. 油亮 C. 油润
  4. 诗中“萧然此清兴”中的“萧然”是什么意思? A. 清静 B. 萧条 C. 萧瑟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山舍早起探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意境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