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春
——张籍〔唐代〕
远客悠悠任病身,
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
此地看花是别人。
白话文翻译:
远道而来的客人,任凭身心疲惫,也在这里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明年我们将各奔东西,此地看花的,终究是别人了。
注释:
- 远客:远道而来的客人。
- 悠悠:形容心境悠闲、惬意。
- 病身:身心疲惫,或指身体不适。
- 谢家:指的是谢氏家族,因其池塘中多有春花而著称。
- 明年各自东西去:未来的分离,暗示人事无常。
- 此地看花是别人:表达了对春景的留恋与无奈,未来看花的人将是他人。
典故解析:
“谢家池”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谢氏家族,他们的园林池塘因花卉繁盛而著称。这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孤云,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以诗歌见长,尤以五言古诗和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感悟与自然景物。他的诗风隽永,往往蕴含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感春》创作于唐代,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未来分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感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远客悠悠任病身”便提到身在异乡的游子,虽然身体疲惫,心中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一丝安慰。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接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谢家池上又逢春”,则引入了春天的具体景象,谢家池的春花代表着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美景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然而,最后两句却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不仅表达了未来的分离,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看似平淡的文字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简约中彰显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客悠悠任病身: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游子,任凭身体的疲惫,心中却因春天而感到宁静。
- 谢家池上又逢春:提到著名的谢家池塘,春天的景象使得游子感受到自然的生机。
- 明年各自东西去:暗示未来的分离,增强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 此地看花是别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年各自东西去”与“此地看花是别人”形成了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比喻为人生中的美好时光,强调了短暂与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强调了在变迁中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客:象征孤独与离愁。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
- 谢家池:象征美好与繁华。
- 花:象征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家池”是指哪个家族?
- A. 王家
- B. 李家
- C. 谢家
- D. 张家
-
“明年各自东西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欣
- B. 无奈
- C. 期待
- D. 忧伤
-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人生的无常
- C. 游子的孤独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与《感春》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留恋,但孟浩然的诗更加直接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张籍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惆怅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