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
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
白话文翻译:
在琵琶台上,春天的绿萝生机勃勃,
我悠闲地登上去,不必等待他人。
每当休闲日子,我穿上鞋子,戴上轻纱巾,
去享受这美好时光。
注释:
- 绿萝:一种常绿植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闲登:随意地登上,表示一种悠闲的心情。
- 不待人:不需要等候他人,表达了作者的自由与独立。
- 著履:穿上鞋子。
- 戴纱巾:用轻薄的纱巾装点自己,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轻松态度。
典故解析:
“琵琶台”是一个风景名胜,通常与弹奏琵琶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绿萝”与“春”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田园生活、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文人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琵琶台》是张籍在春日闲游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唐代社会普遍追求诗歌与自然的融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琵琶台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春日闲游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首句“台上绿萝春”直接点明了季节和景色,绿萝的生机与春天的气息相互交融,带给读者一种清新而充满活力的感受。接下来的“闲登不待人”,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似乎在说他对世俗繁忙的无所谓,而更向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第三、四句“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休闲日子的悠闲与自在。诗人特意提到“著履”和“戴纱巾”,不仅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描绘,更是对那种轻松、自在生活态度的真实体现。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与宁静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台上绿萝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绿萝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 闲登不待人:表达了诗人登台的悠闲心情,强调了他不需要等候他人的自由。
- 每当休暇日:点明了诗人享受闲暇的时间,暗示了生活的节奏。
- 著履戴纱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讲究,显示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语言简洁,前后句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美。
- 意象:绿萝与春天的结合,构成了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暇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闲登:传达了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休暇日:代表着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绿萝”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
“闲登不待人”中“闲”的意思是?
A. 忙碌
B. 自由
C. 无聊
D. 认真 -
诗人每当休暇日会做什么?
A. 办公
B. 游玩
C. 睡觉
D. 学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同样描绘春天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春夜喜雨》 by 杜甫:展现春天的细腻与生命的律动。
诗词对比:
- 张籍《琵琶台》 vs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闲适,后者则更富有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