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红城子》

时间: 2025-01-04 07:52:27

阔港帝边狭港横,大桥侧畔小桥平。

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

寒日树枯山得势,顺风樯稳浪无声。

自知吟写红城景,不让丹青笔作城。

意思解释

过红城子

作者:张镃(宋代)

原文展示

阔港帝边狭港横,大桥侧畔小桥平。
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
寒日树枯山得势,顺风樯稳浪无声。
自知吟写红城景,不让丹青笔作城。

白话文翻译

在宽阔的港口和狭窄的港口之间,
大桥旁边小桥平坦地横亘。
听到吠叫声的黄耳狗穿过篱笆跑动,
呼唤穿着青色裳子的孩子走出家门迎接。
寒冷的阳光照在枯树上,山势显得雄伟,
顺风而行,船桅稳固,波浪静谧无声。
我自知吟咏描写红城的景色,
不让绘画的笔墨描绘出这座城市。

注释

  • 阔港:宽阔的港口。
  • 狭港:狭窄的港口。
  • 吠人黄耳:形容一只黄耳狗,吠叫着穿过篱笆。
  • 青裾:指穿着青色衣裳的孩子。
  • 寒日:寒冷的阳光。
  • 得势:形容在山中占据有利位置。
  • 樯稳:船桅稳固。
  • 丹青:指绘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华,号东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生活中的景色与情感,擅长在细腻的观察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过红城子》创作于作者游历红城时,正值寒冬,诗人通过描绘红城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景象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过红城子》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诗的开头以“阔港帝边狭港横”引入,描绘了港口的宽阔与狭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环境的多样性。接着,诗人用“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生动描绘了乡间的生活场景,黄耳狗的叫声与青衣小孩的出门迎接,呈现出一种和谐的乡村气息,充满了生活的温暖和亲切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寒日树枯山得势”描绘了冬日的山景,寒冷的阳光照在枯树上,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表现出山的雄伟与静谧。最后,诗人以“自知吟写红城景,不让丹青笔作城”结束,表达了对景色的自知与自信,强调了诗歌的艺术价值高于绘画,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阔港帝边狭港横:描绘了宽广与狭窄港口的对比,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2. 大桥侧畔小桥平:强调了桥的存在,表现出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3. 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生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 寒日树枯山得势:通过寒冷的阳光与枯树,表现出冬季的景象,体现自然的力量。
  5. 顺风樯稳浪无声:表现出船在顺风中航行的稳健,传递出一种安静的美。
  6. 自知吟写红城景:强调诗人对红城景色的理解与自信。
  7. 不让丹青笔作城:表达诗歌的艺术价值高于绘画,强调了诗的独特魅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阔港帝边狭港横,大桥侧畔小桥平”,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吠人黄耳”,赋予了狗以人性化的动作。
  • 比喻:寒日照在枯树上,暗喻生命的力量与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港口:象征着繁荣与生活的交汇。
  • 黄耳狗:象征着乡村的温暖与亲切。
  • 寒日:象征着寒冷的季节与自然的力量。
  • 青裾:代表着无邪的童趣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阔港”与“狭港”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 A. 自然与人文
    • B. 宽广与狭窄
    • C. 生活与死亡
  2. 诗人用“寒日树枯”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春天的景象
    • B. 冬天的寒冷
    •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夜泊牛津口》与《过红城子》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加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孤独,而后者则表现出乡村的温暖与生机,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过红城子》这首诗歌的意境与魅力。